时间: 2025-04-28 14:3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6:11
灯火黄昏尽,无家不掩门。
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
树影纵横见,蛙声杂遝闻。
幽人思正苦,独坐更难论。
夜晚的灯火渐渐熄灭,周围的家户都关上了门。
为了欣赏桥上的明月,水面上映出云的影子。
树影交错在一起,青蛙的声音杂乱无章地传来。
一个幽居的人心中正感到苦闷,独自坐着更是难以言说。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到的月亮与水面反射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常象征着思乡与孤独的情感。月亮在古代被视作思念的寄托,尤其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赵善信,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散见于《宋诗纪事》等集,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步月池》创作于一个黄昏时分,诗人可能在一个安静的池边,看到明月照在水面,产生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感慨。
《步月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场景,诗中的意象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氛围。首句“灯火黄昏尽,无家不掩门”开篇即传达出一种寂静与孤独,黄昏的来临意味着日常生活的结束,周围的家户也都关闭了门,形成了一种无人的冷清场景。接下来的“为看桥上月,印破水中云”则引入了对自然美的欣赏,明月照耀下的水面,云影与月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意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思索。
诗的后半部分“树影纵横见,蛙声杂遝闻”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树影交错,青蛙的叫声混杂,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与动感。这些自然的声音与影像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最后一句“幽人思正苦,独坐更难论”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诗人却感到深深的思乡与孤独,这种矛盾的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孤独者在美丽景色中思考人生的苦闷与无奈,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全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宁静场景,表达了孤独者在美丽自然中思考人生的苦闷与无奈,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灯火黄昏尽”意指什么?
诗人所描绘的环境以什么为主?
诗中“独坐更难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