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步月 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

《步月 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

时间: 2025-05-10 07:49:04

诗句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

尘霏。

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9:04

原文展示

步月
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
厉鹗〔清代〕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
尘霏。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白话文翻译

月光照耀下,山峰显得格外高耸,远处街道上悬挂的帘子仿佛近在咫尺,街市的繁华如同回家一般熟悉。夜深时,寒意略减,春天的气息穿透了轻薄的衣物。向前望去,灯笼如星星般点缀,后面却看见两只燕子在飞舞。稀疏的梅花下星星移动,时间仿佛在转变,胜过了拜安妃的美丽。尘霏弥漫,游人不断,踏歌而舞,四周围成了欢快的阵势。天公作美,天气晴朗,然而欢乐的时光却越来越少。想念游伴,酒意未消,问那醉人香梦又有谁会知晓?匆匆中,箫声透过罗帏传来,似乎又是黎明的到来。


注释

  • 瞰月峰:高耸的山峰,月光照耀下的景象。
  • 六铢衣:轻薄的衣物,六铢指代衣物的轻盈。
  • 纱笼:灯笼,形状如纱的光亮装饰。
  • 钗燕:比喻美丽的女子,燕子象征着春天和爱情。
  • 拜安妃:指的是古代美人,暗示女性的美丽。
  • 尘霏:指纷飞的尘埃,象征着繁华的热闹与喧嚣。
  • 踏歌伴软舞:形容欢快的歌舞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清代诗人,字仲明,号石头,晚号夜雨,生于1730年,卒于1815年。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融入个人情感。厉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曾任官职,后隐居山水之间,诗作数量众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己未年,正值吴山灯市繁盛之时,正是灯会期间,诗人以灯市的热闹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春夜的向往与感慨,同时融入了游子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步月》不仅是一首描绘灯市繁华的抒情诗,更是一幅春夜的美丽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灯市的热闹景象和月光下的宁静对比,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便以“瞰月峰高”引入,细腻的景象勾勒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的宁静与繁华的交融。紧接着的“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则将气候与心情紧密结合,春天的寒意与温暖的衣物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温暖的向往。

接下来的“望来处纱笼万点”,通过灯笼的点点光亮,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而“见背后钗燕双飞”则将人们的目光从热闹的灯市转向了个人情感的寄托,燕子象征着春天和爱情,暗示着美好与希望。随后的“疏梅下星移汉转”更是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表现出古今交错的韵味。

整首诗在描写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诗的最后一句“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则以音乐唤醒了黎明的到来,给人以新的希望与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 这句描绘了高耸的月峰和远处街道的帘幕,给人一种熟悉感,暗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
  2.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 描述夜晚的寒意逐渐减轻,暗示春天的到来,轻薄的衣物象征着春天的温暖。
  3.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 通过灯笼的光点与飞舞的燕子,营造出浪漫的氛围,象征着爱情与希望。
  4.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

    • 借用梅花和星空的变化,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美丽,拜安妃是古代美人的象征,暗示对美的向往。
  5. 尘霏。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 描述热闹的场景,人们在舞动,尘霏弥漫,表现出欢乐的气氛。
  6.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 天气晴朗,但乐事却越来越稀少,反映出对往年欢乐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7.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 思念游伴,酒意未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8.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 匆匆的时光中,箫声传来,似乎又是新的黎明,暗示希望与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钗燕双飞”,将燕子比作美丽的女子,增添了诗的韵味。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月峰”、“灯笼”、“梅花”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灯市的繁华与春夜的宁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宁静、思念与美好。
  • 灯笼:象征着热闹、希望与幸福。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燕子:象征着爱情与春天,传递出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瞰月峰高”中的“瞰”是什么意思?

    • A. 观看
    • B. 爬上
    • C. 触摸
    • D. 沉思
  2. 诗中提到的“钗燕”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美丽的女子
    • C. 繁华的景象
    • D. 友情
  3. “念游侣馀酲尚在”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思念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时光的珍惜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
  • 《春望》: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国家的忧虑,情感更为复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感方面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送阎少隐同其弟伯子宣子赴试淮南为一月之别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送泉州周尚书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刘大谏赴漳州四首兼寄建州太守赵左司 送高提干暂过行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支开头的成语 振兴中华 寸字旁的字 膏粱纨袴 玉字旁的字 创痍未瘳 禁围门 身字旁的字 遐照 历久弥坚 陋术 业字旁的字 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同处 月值年灾 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堆案盈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