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3:12
作者: 顾贞观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润逼琴丝,腻匀笺粉,困人终日廉纤。
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一种无聊心绪,谁还理旧素新缣。
愁来也,王肌生粟,悄觉寒严。
鳒鳒。何曾比目,向百尺竿头,断送枯鲇。
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
挑取罗巾袖口,将往字细啮重挦。
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作者通过描绘琴声和纸张的质感,传达出一种无聊和消沉的心情。似乎春天的沉醉使人忘却了时间,心中无聊的情绪却无人理会。愁苦时,感受到寒意的加深,仿佛一切都在无声无息中流逝。回想过去的甜蜜,不禁思索这份甜美是为谁而存在。最后,诗人提到自己在混乱中留下的泪痕与印记,表达出一种无奈和对往事的追忆。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作品常带有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影响了诗人的创作,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状的无奈。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情感复杂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聊。诗的开头用“润逼琴丝,腻匀笺粉”描绘了音乐与书写的细致感,暗示了生活的柔美与诗人情感的细腻。从“似春眠未觉,宿醉相兼”可以看出,诗人处于一种迷惘与麻木的状态,既是沉醉于美好,又感到无所事事。
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过往,从“想当初崖蜜,知为谁甜”中可以看出对曾经甜蜜时光的惋惜,似乎在追问美好的回忆属于谁。诗中“拚狼藉,墨痕清泪,小印红铃”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情感的纠结与挣扎,笔墨之间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不仅是对往事的回顾,更是对内心深处情感的剖析,展现出诗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与挣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人在生活中的孤独与迷失。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也为读者提供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润逼琴丝”主要表达了什么?
“想当初崖蜜”中的“崖蜜”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