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时间: 2025-05-02 11:26:41

诗句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26:41

诗词名称: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作者: 王昌龄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白话文翻译:

你那边的山连绵延展,伊水的波光时明时灭。
远远看到楚地的云彩,又在这空寂的馆舍中看月。
纷纷的梦想驰骋而来,不知不觉已是远别的时光。
京城中多欢声笑语,衡山湘水间暂时游历。
明湖边春草茵茵,秋天的桂花白花盛开。
岂止是我长久思念你,日日夜夜都在魏阙惦记。

注释:

  • 汝山:指代诗人寄托情感的地方,象征思念之情。
  • 伊水:伊水是中国古代的一条河流,常用来表现水的明媚与流动。
  • 楚云:指楚地的云彩,象征着远方的思念。
  • 空馆月:指寂寞的房间中透过窗户的月光,增强了孤独感。
  • 京邑:指京城,即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 衡湘:衡山和湘江,指代南方的美丽风景。
  • 魏阙:指魏国的阙楼,象征着诗人的思念之地。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与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出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和人际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昌龄,字少伯,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尤其以边塞诗和送别诗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豪放,常表现对家国的关怀及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昌龄在长安时,因与友人分离而产生思念之情,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的寄托和惦念。

诗歌鉴赏: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是一首表达思念和孤独的佳作。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相结合。开篇以“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描绘了北方与南方的自然风光,展现出一种空间的广阔感,同时也衬托出内心的孤寂。其次,诗中提到的“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通过将远方的云彩与眼前的月光对比,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仿佛隔着千里仍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接下来的“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朋友相会的渴望,对离别的感慨更是让人感同身受。后面的“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则转向描绘身处繁华却孤独的长安生活,表现出一种心灵的空虚和对友人的深切挂念。最后两句“岂惟长思君,日夕在魏阙”总结全诗,强调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连同日常生活中的孤独感都交织在一起,令人倍感惆怅。

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展现了王昌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汝山方联延:描写远方的山脉,象征着思念的地方。
  2. 伊水才明灭:水波的闪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幻。
  3. 遥见入楚云:看到远方的云,带来对故乡的怀念。
  4. 又此空馆月:在空寂的馆舍中,月光更显孤独。
  5. 纷然驰梦想:梦想在心中奔腾,反映出思念的强烈。
  6. 不谓远离别: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感慨。
  7. 京邑多欢娱:虽然身处繁华,内心却是孤单的。
  8. 衡湘暂沿越:提到南方的美景,表明对友人生活的向往。
  9. 明湖春草遍:春天的草地生机勃勃,映衬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10. 秋桂白花发:秋天的桂花开白,象征着思念的芬芳。
  11. 岂惟长思君:强调思念之情的深厚。
  12. 日夕在魏阙:日夜在思念中度过,魏阙成为思念的象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山水月等自然意象,营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氛围。
  • 比喻:将思念与自然景物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思念。王昌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他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友人的存在,遥不可及。
  • :代表着流逝的时光与思念的波动。
  • :体现着远方的思绪和对故乡的怀念。
  • :象征孤独和思念的寄托。
  • 草花:春草与秋桂的描写,体现了生命的轮回与思念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汝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 D. 东方
  2. “京邑多欢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 A. 孤独
    • B. 欢乐
    • C. 忧伤
    • D. 平静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离别
    • B. 思念
    • C. 欢娱
    • D. 生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昌龄《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李白更显豪情壮志,而王昌龄则细腻地描绘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三 赠吴均诗三首 其二 赠吴均诗三首 其一 芳林篇 独不见 起夜来 度关山 七夕穿针 捣衣诗 贺新郎(海棠次刘草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衒嫁 佗城 不习地土 髟字旁的字 客观主义 士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摆迷魂阵 鄐诜丹桂 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应准 不祥之征 木秀于林 勿谓言之不预 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