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独游

《独游》

时间: 2025-05-04 03:23:41

诗句

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41

原文展示:

独游
王昌龄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林中卧着,心情总是悠闲;独自在大自然中游览,景色常常安静美好。
有时我从灞陵走下,去南涧垂钓。
手里拿着两条鲤鱼,目送着千里之外的雁群。
我明白了它们的飞翔是自由的,知道我却陷入了忧虑和烦恼。
将鱼放入清凉的泉水中,因而得以心情放松和清静。
我永远怀念那位青岑的朋友,回首望去,白云漂浮在天际间。
我的神思超脱于物欲之外,难道我会被名利和官职所束缚?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卧:在树林中卧躺。
  • :悠闲、闲适。
  • :安静、美好。
  • 灞陵:指灞河附近的陵墓,地名。
  • 南涧:南边的小溪。
  • 鲤鱼:一种鱼,象征吉祥。
  • 千里雁:远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思乡与自由。
  • 悟彼飞有适:理解到它们的飞翔是自在的。
  • 省疏慢:心情变得清淡、缓和。
  • 青岑客:指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 白云间:白云之间,象征远方与自由。
  • 神超物无违:神思超越物质,不受物欲的束缚。

典故解析
“千里雁”常用来比喻游子思乡之情;“青岑”可能指道家隐士,象征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白,号芜湖,唐代著名诗人,尤其以边塞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俊逸,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昌龄隐居时,反映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政治动荡的背景下,诗人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独游》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对林间独游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内心的闲适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诗中的意象如“鲤鱼”、“千里雁”等,象征着自由与悠闲,反映了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纷扰的心态。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尤其在“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句中,诗人通过对比飞翔的雁与自身的忧虑,突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最后,诗人希望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寻找到内心的宁静,达成精神上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卧情每閒:在树林中躺着,心情总是悠闲自在。
  • 独游景常晏:独自游玩,常常能看到美丽安静的风景。
  • 时从灞陵下:有时我会从灞陵的山坡下行走。
  • 垂钓往南涧:去南边的小溪钓鱼。
  • 手携双鲤鱼:手中握着两条鲤鱼,象征着收获与快乐。
  • 目送千里雁:目送着远方飞行的大雁,感受到自由。
  • 悟彼飞有适:明白它们的飞行是无拘无束的,象征自由。
  • 知此罹忧患:意识到自己却在烦恼中挣扎。
  • 放之清冷泉:将捕到的鱼放入清凉的泉水中,感到心灵的宁静。
  • 因得省疏慢:因此得以心情舒缓,放松。
  • 永怀青岑客:永远怀念那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 回首白云间:回头望去,看到白云飘浮在天空中。
  • 神超物无违:精神上超脱于物质,不受名利的束缚。
  • 岂系名与宦:难道我会被名声和官职所拘束吗?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千里雁”),对仗(如“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体现了王昌龄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与宁静。
  • 鲤鱼:象征吉祥与收获。
  • :象征自由与思乡之情。
  • 泉水:象征清凉与心灵的宁静。
  • 白云:象征自由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里雁”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思乡
    • C. 忧虑
    • D. 名利
  2. “放之清冷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烦躁
    • B. 宁静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人写“岂系名与宦”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官职的渴望
    • C. 对物质的超脱
    •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A(自由)
  2. B(宁静)
  3. C(对物质的超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思乡之情。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独游》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昌龄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体验,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张氏馆中早作 西上罕岭 谢前人 次韵内弟汪英春来弟家省母二首 酒后四句示梅山弟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樊伯推 次韵前人重阳 用梅山醉中韵三首 次韵林芳叔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国步艰难 千秋人物 金字旁的字 包含噂的词语有哪些 杖头 河倾月落 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逐影随波 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晋察冀野战军 通纽 尢字旁的字 老赌脚 丿字旁的字 沉湎淫逸 齲字旁的字 死不旋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