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疏帘淡月

《疏帘淡月》

时间: 2025-05-10 09:21:24

诗句

黄昏人醉。

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

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

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

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

算何必莲台忏悔。

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

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

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

况禁病里。

年光去也,只添憔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1:24

原文展示

疏帘淡月
作者:吴藻 〔清代〕

黄昏人醉。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
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
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
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
算何必莲台忏悔。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
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
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
况禁病里。年光去也,只添憔悴。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人已醉,几阵西风,敲打着纸窗。
昨天和今天晚上,薄寒如水,毫无两样。
发钗歪斜,鬓发松散,纱帘背后,难以入眠,梦中也无所谓。
瓶中的花香细腻,笔尖的花色冷艳,灯下的花已凋萎。
何必在莲台上忏悔呢?悔恨的根未剪除,何必自以为聪慧?
一幅幅云纸上,洒满了几行清泪。
长长的衣襟上佩戴着秋兰,一声声歌声断了山鬼的诉说。
况且在禁忌的病中,年华渐逝,只添了憔悴。

注释

  • 疏帘:稀薄的窗帘,暗示夜色的清淡。
  • 人醉:形容人在黄昏时分沉醉于酒中。
  • 薄寒如水:形容寒冷的感觉如水一般清透。
  • 莲台:指佛教的莲花台,象征着忏悔与清净。
  • 云笺:指写字的纸,上面洒满泪水。
  • 秋兰:一种花,象征着清幽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吴藻的某个黄昏时分,反映了他在生活的浮沉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他深刻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疏帘淡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黄昏人醉”描绘了一个醉意朦胧的场景,伴随着西风的吹拂,带来一种淡淡的愁绪。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寒冷的感觉,似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内心的孤寂感始终如影随形。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钗欹鬓亸”,表现出一种无眠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纷乱与无法安宁。与此同时,瓶花的香气与灯下的花朵的凋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对于“莲台忏悔”的提及,透露出一种对过往错误的反思,却又因“悔愁根未剪”而无法真正释怀,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以“年光去也,只添憔悴”收束,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愁苦,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昏人醉:描绘醉意朦胧的黄昏场景,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氛围。
  2. 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西风的吹拂带来轻微的声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3. 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强调了时间带来的无情与寒冷的感觉。
  4. 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表现出内心的烦乱与无眠的状态。
  5. 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对比不同花朵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6. 算何必莲台忏悔,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反思过往的错误与无法释怀的悔恨。
  7. 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表达内心情感的倾泻与对往事的追忆。
  8. 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秋兰象征孤独,歌声与山鬼的断裂表现出无奈。
  9. 况禁病里,年光去也,只添憔悴:时间的流逝与身体的困顿相互交织,增添了内心的憔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薄寒如水”,形象地描绘出寒冷的感觉。
  • 拟人:如“钗欹鬓亸”,赋予物体以人的状态,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内心挣扎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昏: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 西风:传递出冷冽的感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瓶花、笔花、釭花等,象征着美好与脆弱,体现生命的短暂。
  • 莲台:象征忏悔与内心的挣扎,反映出对过往的反思。
  • 秋兰:象征孤独与清幽,强化了诗中的情感基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昏人醉”所描绘的氛围是什么?

    • A. 忧伤
    • B. 快乐
    • C. 宁静
    • D. 恐惧
  2. “莲台忏悔”中的“莲台”象征什么?

    • A. 忘却
    • B. 清净
    • C. 美好
    • D. 忍耐
  3. 诗中提到的“年光去也,只添憔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伤感
    • C. 心灵的宁静
    • D. 坚定与勇气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吴藻《疏帘淡月》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孤独的情感,但吴藻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时间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哀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世界》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三首 寓寺八首 感遇二十五首 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 春日遣兴二首 其一 大雪苦寒五更无睡枕上成两篇 冬怀三首 鹎鵊 雪中狂言五首 其五 早秋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横尸遍野 矢字旁的字 卖刀买犊 支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冠落佩 寖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彑字旁的字 坠兔 真宰 弃瑕取用 柰子花 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庸庸碌碌 厩肥 产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