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2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1:24
疏帘淡月
作者:吴藻 〔清代〕
黄昏人醉。又几阵西风,纸窗敲碎。
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
钗欹鬓亸纱屏背,不成眠,梦来无谓。
瓶花香细,笔花艳冷,釭花红萎。
算何必莲台忏悔。悔愁根未剪,休言聪慧。
幅幅云笺,洒满数行清泪。
罗襟长把秋兰佩,一声声歌断山鬼。
况禁病里。年光去也,只添憔悴。
傍晚时分人已醉,几阵西风,敲打着纸窗。
昨天和今天晚上,薄寒如水,毫无两样。
发钗歪斜,鬓发松散,纱帘背后,难以入眠,梦中也无所谓。
瓶中的花香细腻,笔尖的花色冷艳,灯下的花已凋萎。
何必在莲台上忏悔呢?悔恨的根未剪除,何必自以为聪慧?
一幅幅云纸上,洒满了几行清泪。
长长的衣襟上佩戴着秋兰,一声声歌声断了山鬼的诉说。
况且在禁忌的病中,年华渐逝,只添了憔悴。
作者介绍:吴藻,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吴藻的某个黄昏时分,反映了他在生活的浮沉中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他深刻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疏帘淡月》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思念。开篇的“黄昏人醉”描绘了一个醉意朦胧的场景,伴随着西风的吹拂,带来一种淡淡的愁绪。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昨日今宵,一样薄寒如水”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寒冷的感觉,似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内心的孤寂感始终如影随形。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钗欹鬓亸”,表现出一种无眠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纷乱与无法安宁。与此同时,瓶花的香气与灯下的花朵的凋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对于“莲台忏悔”的提及,透露出一种对过往错误的反思,却又因“悔愁根未剪”而无法真正释怀,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以“年光去也,只添憔悴”收束,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愁苦,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以及对孤独和内心挣扎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昏人醉”所描绘的氛围是什么?
“莲台忏悔”中的“莲台”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年光去也,只添憔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