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3:18
棕拂且薄陋,岂知身效能。
不堪代白羽,有足除苍蝇。
荧荧金错刀,擢擢朱丝绳。
非独颜色好,亦用顾盼称。
吾老抱疾病,家贫卧炎蒸。
咂肤倦扑灭,赖尔甘服膺。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征。
三岁清秋至,未敢阙缄藤。
这把棕拂虽小且简陋,怎能知道它的用处呢?
不堪用来代替白羽毛,却能驱赶苍蝇。
闪闪发光的金错刀,鲜红的丝绳光彩夺目。
它不仅颜色好看,也能用来招引目光。
我年老多病,家境贫寒,躺在炎热的夏天中。
疲倦得无力挥动,只能依赖你来安慰我。
物品虽然微小,世人却都愿意抛弃,
那么,谁又愿意为它的价值去争取呢?
三年的清秋已经来临,却还不敢断绝与藤条的联系。
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微小事物的珍视。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杜甫的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棕拂子》创作于杜甫晚年,他身处战乱和贫困之中,对生活的困境有深切的体会。诗中表现了他对平凡事物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无奈。
《棕拂子》是杜甫在艰难岁月中的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棕拂为引子,虽为简陋之物,却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便是这一简单物品的介绍,随后转向对其价值的思考,反映出杜甫对社会上微小事物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
在描写棕拂的同时,杜甫将自己的老病、贫困与社会的冷漠联系在一起,表明他内心的苦楚与无奈。尤其是“物微世竞弃”一句,揭示了社会对微小事物的忽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凝聚了丰富的情感,使得读者在平淡中感受到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简陋工具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社会的冷漠,反映出杜甫对人性、生活和物质的深刻思考。
《棕拂子》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苍蝇”象征着什么?
A. 生活中的小烦恼
B. 美好的事物
C. 奢华的生活
D. 朋友
诗中用“棕拂且薄陋”来形容什么?
A. 诗人的生活
B. 一件奢华的衣服
C. 一种美味的食物
D. 一种华丽的工具
杜甫的作品多关注社会和现实,而李白则较为奔放,反映出两位诗人的不同个性与风格。
以上为对《棕拂子》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