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36
原文展示: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 万年金匮在,遣训炳丹青。
白话文翻译:
圣人的道德贯通天地人三极,君王的言论如同六经般经典。 面容如天日般光明,书写如虎龙般雄浑。 杞国的忧虑正日益加剧,华胥国的梦境却无法醒来。 万年的金匮保存着,遗训如丹青般鲜明。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创作颇丰,风格典雅,尤以诗见长。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闲居漫兴十首 其四》是李东阳在闲居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圣人道德、君王言论的推崇,以及对国家忧虑和理想国梦境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圣道、王言的赞美,以及对杞国忧虑和华胥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圣道、王言的赞美,以及对杞国忧虑和华胥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一句,既表达了对圣人道德的崇高评价,也体现了对君王言论的期待。而“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君王的面容和书法的气势。后两句“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则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忧虑和理想国梦境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李东阳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
万年金匮在,遣训炳丹青。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圣人道德、君王言论的推崇,以及对国家忧虑和理想国梦境的思考。通过对圣道、王言的赞美,以及对杞国忧虑和华胥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圣道通三极”中的“三极”指的是什么? A. 天地人 B. 春夏秋 C. 东西南北 D. 金木水火土
诗中“王言似六经”中的“六经”指的是什么? A. 《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 B.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庄子》、《老子》 C.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 D. 《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笔记》、《民国散文》
诗中“面开天日表”中的“天日表”比喻什么? A. 君王的面容 B. 君王的智慧 C. 君王的权力 D. 君王的财富
诗中“书作虎龙形”中的“虎龙形”比喻什么? A. 书法的气势 B. 书法的技巧 C. 书法的内容 D. 书法的风格
诗中“杞国忧方剧”中的“杞国忧”比喻什么? A. 小国的忧虑 B. 大国的忧虑 C. 个人的忧虑 D. 社会的忧虑
诗中“华胥梦不醒”中的“华胥梦”比喻什么? A. 理想国的梦境 B. 现实的梦境 C. 过去的梦境 D. 未来的梦境
诗中“万年金匮在”中的“金匮”指的是什么? A. 保存重要文献的柜子 B. 保存金银财宝的柜子 C. 保存兵器的柜子 D. 保存衣物的柜子
诗中“遣训炳丹青”中的“丹青”比喻什么? A. 遗训的鲜明 B. 遗训的深刻 C. 遗训的古老 D. 遗训的简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