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9:36
隔江孤屿敞空门,不似山林不似村。
双塔昼深樟树影,半阶寒沁海潮痕。
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
欲寄微躯恨无策,暂时相赏慰羁魂。
隔着江水,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岛,寺庙的大门敞开着,这里与山林、村庄都不同。
双塔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樟树的影子映在地面上,半阶石阶上留下了海潮的痕迹。
与远道而来的客人相聚,吟诗作对,杯满酒盈;而离开的僧人送走了温热的粥。
我想寄托我的微薄身体,但无计可施,只能暂时欣赏这一切,慰藉我漂泊的灵魂。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孤独与思乡的感受。
作者介绍:宋褧(生卒年不详)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末年,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江心寺,表达了诗人在寺庙中游览时的感受,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永嘉江心寺留题》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情感交融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江心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而又孤独的环境。诗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乡之情。首联以“隔江孤屿敞空门”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孤岛的空灵感和寺庙开放大门的象征,传达出一种欢迎与孤独并存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双塔和樟树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石阶上的潮痕更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诗中提到的“连城客”和“别岛僧”,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温情,尽管短暂却是心灵的慰藉。最后两句“欲寄微躯恨无策,暂时相赏慰羁魂”,更是将个人的渺小与对生活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在描写江心寺的风景,更是在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心寺的景色,表达了对孤独、思乡以及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感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屿”指的是什么?
“欲寄微躯恨无策”中“微躯”指的是?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