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56:36
作者:王昌龄 〔唐代〕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这首诗描绘了晋水与汾水的交汇,象征着万国来朝的盛景。唐朝的开创,正值盛世,圣恩深厚。诗中提到的“三象”和“六龙”,是指权力与荣耀的象征,描述了皇帝的威严与治国的成就。最后,诗人感慨在这个伟大的时刻,仿佛与日月同辉,千年的盛世正好在此时相逢。
作者介绍:王昌龄(688年—757年),字少伯,号称“王青溪”,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擅长描写战争及自然风光。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意象鲜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朝盛世时期,反映了当时国家繁荣、政治稳定的局面。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旺和皇帝仁德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驾幸河东》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古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繁荣和皇帝恩德的赞美之情。开篇用“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表现了河流交汇的壮丽场面,象征着各国朝拜的盛况,展现了大唐的强大与辉煌。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进一步强调了唐朝的繁荣与皇帝的圣德。王昌龄将“圣恩”与国家的伟业相结合,表现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对皇权的崇敬。
下文中提到的“三象”和“六龙”更是通过古代帝王象征,表现出诗人对皇权的尊崇与期待。最后,以“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收尾,寓意着在这个光辉灿烂的时刻,国家和人民都在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整首诗在用词和意象上都展现了王昌龄的才华,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又具备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唐诗中经典的表现盛世的作品之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例如“日月”象征光明与希望,使用了生动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盛世的赞美,对皇帝仁德的感激,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自豪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晋水”与“汾桥”象征什么?
“三象”与“六龙”在诗中指代的是?
诗歌最后一句“千岁此时逢”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王昌龄的《驾幸河东》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王昌龄更侧重于国家的盛世与皇权的尊崇,而王之涣则强调个人视角下的风光与豪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