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3:48
赵十四兄见访
客来舒长簟,开閤延清风。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
客人到来,我铺开长席,开门迎接清风。
只有无弦的琴,与你一同尽情畅饮。
晚上常常读《易经》,最近想要回去嵩山。
世事何必多说,黄精的养生就足够了。
嵇康的见识有限,张翰则独知归路。
忽然想起鲈鱼的鲜美,扁舟轻摇向江东。
作者介绍: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字少白,号龙标,襟怀激荡,作品多反映人生哲学与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王昌龄的朋友赵十四兄来访之际写成,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愉悦和对世事的淡泊。
《赵十四兄见访》是一首饱含友谊与哲思的诗作。开头两句描绘了清风徐来的雅致场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悠然的氛围,诗人以“客来舒长簟”表达对友人的热情欢迎,暗示出友谊的温暖。接下来的“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心灵契合,虽然没有乐器的伴奏,二人依旧可以享受酒中乐趣,暗示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个人的思考,提到“晚来常读易”,表达出晚年对哲理的思索与追求。接下来的“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更是将世俗纷扰置于一旁,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最后两句“忽忆鲈鱼鲙,扁舟往江东”则是一种怀旧与对生活美好时光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于江东美景的向往,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情感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快乐、对哲理的思考及对自然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王昌龄在诗中提到的“无弦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精”是用来做什么的?
诗人在文中表达了对世事的什么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