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卜算子·牧人

《卜算子·牧人》

时间: 2025-05-07 18:09:32

诗句

衰草正斜阳,要背霜风打。

睄个山弯煖处眠,相对人牛暝。

爱静独归迟,此意苍松省。

好月徘徊不上来,一简新诗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9:32

原文展示:

卜算子·牧人
作者: 曾廉 〔清代〕

衰草正斜阳,要背霜风打。
睄个山弯煖处眠,相对人牛暝。
爱静独归迟,此意苍松省。
好月徘徊不上来,一简新诗请。

白话文翻译:

在斜阳的映照下,衰草显得更加凄凉,正要背对着寒霜和寒风。
我在一个山弯温暖的地方小憩,与牛相对而眠。
我喜欢宁静,独自归来时显得迟缓,这种心情让苍松明白。
可爱的明月却徘徊不来,我只好写下一首新诗来寄托我的情感。

注释:

  • 衰草:指枯萎的草,象征秋冬的凋零。
  • 斜阳:指夕阳,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
  • 霜风:指寒冷的风,暗示季节的变迁。
  • :意为“瞧”,“看”的意思。
  • :指夜晚或沉睡的状态。
  • 苍松省:苍松象征着坚韧和长寿,表达作者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牧人的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牧人在斜阳下的宁静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内心的宁静追求。诗的开头,衰草和斜阳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给人以思考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觉。接着,牧人在温暖的山弯中小憩,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牛的陪伴更显得亲切而温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静谧的喜爱,以及对归家的思念,这种情感通过苍松的形象得以深化。最后,明月未能如愿而至,诗人用写诗来抒发内心感受,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向往。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意象,也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衰草正斜阳,要背霜风打。”:描绘了秋冬交替的景象,衰草在斜阳下显得格外凄凉。
    • “睄个山弯煖处眠,相对人牛暝。”:牧人在温暖的山弯中小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爱静独归迟,此意苍松省。”:诗人喜欢静谧的生活,苍松象征着坚韧,理解了他的心情。
    • “好月徘徊不上来,一简新诗请。”:明月未能光临,诗人用诗歌寄托自己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衰草与秋阳结合,表现生命的无常。
    • 拟人:将苍松赋予人性,表达诗人的情感寄托。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与思考。

意象分析:

  • 衰草: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斜阳:代表温暖与忧伤交织的情感。
  • 苍松:象征坚韧不拔,寄托诗人的情感。
  • 明月:象征美好事物的期盼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衰草正斜阳”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 A. 生机勃勃
    • B. 凄凉美丽
    • C. 热闹非凡
  2. 诗人喜欢怎样的生活状态?
    • A. 喧闹
    • B. 宁静
    • C. 纷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归园田居》- 陶渊明
  2.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 曾廉的《卜算子·牧人》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曾廉更侧重于瞬间的感受,而陶渊明则体现了理想化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某某出版社
  2. 《清代诗人研究》- 某某学者

以上内容结构完整,希望对您理解《卜算子·牧人》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查询

菩萨蛮·湿云不动溪桥冷 自责二首 谒金门·春半 卜算子(咏梅) 初夏 减字木兰花·春怨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落花 留题曹娥庙 元宵次弟文哲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云游天下 分服 比字旁的字 子字旁的字 包含皋的词语有哪些 绞丝旁的字 晓旨 野蔌山肴 及宾有鱼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烟岭 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迫不可待 矜功不立 育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