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4:06
诗词名称: 玉楼春(社前一日)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游人等得春晴也。
处处旗亭堪系马。
雨前秾杏尚娉婷,
风后残梅无顾藉。
忌拈针线还逢社。
斗草赢多裙欲卸。
明朝双燕定归来,
叮嘱重帘休放下。
白话文翻译:
游人们期待着春天的晴天。
到处的旗亭都可以系马。
雨前盛开的杏花依然娇媚,
风后残留的梅花却无心再艳丽。
不敢提针线,正好赶上社日。
在争斗草时赢得了许多裙子想要卸下。
明天双燕定会归来,
叮嘱你不要把重帘放下。
注释:
典故解析:
“斗草”是古代的一种民间游戏,通常在社日时进行,反映了古人对春天的欢庆与期待。“双燕”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君复,号白云,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写作小令及长调,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的社日,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欢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情。
诗歌鉴赏:
《玉楼春(社前一日)》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春日游玩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开头两句“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堪系马”便让人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的愉悦气氛,游人们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纷纷前来游玩。接下来“雨前秾杏尚娉婷,风后残梅无顾藉”两句,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各有其态,既有盛开中的杏花娇媚,亦有风雨之后的梅花的凋零,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性和转瞬即逝的美感。
“忌拈针线还逢社”,这一句引入了社日的传统习俗,诗人用“忌”字表达了对社日的重视与期待,甚至在这个日子里不愿意去做针线活,反映了人们欢庆的热情。接下来的“斗草赢多裙欲卸”,以生动的场景展现了社日的热闹气氛,诗人通过“斗草”这一游戏,表现出年轻人的活泼与快乐。
最后两句“明朝双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以燕子的归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快乐,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欢愉,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史达祖
C. 杜甫
D. 白居易
“斗草”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游戏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节日
诗中提到的“明朝双燕”象征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秋天的凋零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