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0:43
作者:卢溵 〔唐代〕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在乌台上,紫色胡子的客人和我一起,静静地捧着天书。
桃花不怕寒冷,唱着白苎的歌,耶溪的暮雨中,樵夫的风声渐起。
这首诗涉及的典故不多,但“天书”在古代常用于比喻经典文献或诗文的传承,反映了文人对文化的推崇。
作者介绍:
卢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惆怅。首句“乌台上客紫髯公”中的“乌台”充满了神秘感,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用“共捧天书静境中”表达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了文化的传播与友谊的珍贵。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桃花和樵风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这不仅是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整首诗的意境浑然天成,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送别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乌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送别的场所
B) 战斗的场地
C) 学术的殿堂
D) 农田
“桃朵不辞歌白苎”中“白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树
D) 一种食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