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时间: 2025-05-07 20:50:43

诗句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0:43

和李尚书命妓饯崔侍御

作者:卢溵 〔唐代〕

原文展示: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
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白话文翻译:

在乌台上,紫色胡子的客人和我一起,静静地捧着天书。
桃花不怕寒冷,唱着白苎的歌,耶溪的暮雨中,樵夫的风声渐起。

注释:

  • 乌台: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象征着聚会或送别的场所。
  • 紫髯公:指的是某个身份显赫的男子,可能是李尚书或崔侍御,也可能是一种对朋友的亲切称呼。
  • 天书:通常指的是书法作品或经典文章,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桃朵: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美好。
  • 白苎:苎麻,常用作歌唱伴奏的乐器,象征着歌声和欢庆。
  • 耶溪:可能指的是某条溪流,具有自然的意象。
  • 樵风:樵夫的风声,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

典故解析:

这首诗涉及的典故不多,但“天书”在古代常用于比喻经典文献或诗文的传承,反映了文人对文化的推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抒发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惆怅。首句“乌台上客紫髯公”中的“乌台”充满了神秘感,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诗人用“共捧天书静境中”表达了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了文化的传播与友谊的珍贵。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桃花和樵风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这不仅是环境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整首诗的意境浑然天成,既有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又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乌台上客紫髯公”:描绘了一位在乌台上的客人,可能是李尚书或崔侍御,紫髯暗示其身份显赫。
    • “共捧天书静境中”:强调他们共同捧持着文化的象征,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桃朵不辞歌白苎”:桃花在此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欢快,歌词与乐器的结合,增添了气氛。
    • “耶溪暮雨起樵风”: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送别的背景,樵夫的声音与暮雨交织,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结合,通过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情感深度。
    • 比喻和拟人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送别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乌台:象征着聚会和送别的场所。
    • 紫髯公: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桃朵: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耶溪:自然的象征,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乌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送别的场所
    B) 战斗的场地
    C) 学术的殿堂
    D) 农田

  2. “桃朵不辞歌白苎”中“白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树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赠花卿》

诗词对比:

  • 比较卢溵的这首送别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卢溵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之涣则注重气势的雄伟与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卖花声 卖花声 雨夜独坐 卖花声 清明日距伯嫂殁已十旬,泫然纪之 卖花声 纳凉 卖花声 丁莲洲草桥惊梦图,为佘侣梅题。 卖花声/浪淘沙 卖花声/浪淘沙·春日同小谱登吴山坐野园梅花下 卖花声/浪淘沙·和小谱 卖花声/浪淘沙·酒深灯灺春人欲离怆成短阕 卖花声 夜读磨剑室词集,集定庵句题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字头的字 斜头歪脑 推枯折腐 一迎一合 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信节 不得违误 覆舟载舟 敬贤重士 三撇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局地钥天 睡结尾的成语 趁浪逐波 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字的成语 藕丝难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