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隔浦莲

《隔浦莲》

时间: 2025-05-05 09:47:16

诗句

红尘飞不到处。

此地知无暑。

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

阴壑生暗雾。

飞泉注。

气入闲尊俎。

快风度。

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

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

惟有蝉声助冷语。

惊寤。

飞云来献凉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7:16

原文展示

隔浦莲
作者: 史达祖 〔宋代〕

红尘飞不到处。此地知无暑。
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
阴壑生暗雾。飞泉注。
气入闲尊俎。快风度。
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
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
惟有蝉声助冷语。惊寤。
飞云来献凉雨。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世俗喧嚣的地方,飞尘难以抵达。这里的环境无比清凉。
幽静的竹林分出小径,空旷的厅堂中自有回荡的声音。
阴暗的山谷中生出浓雾,飞泉水流淌不断。
轻气流入闲适的酒杯,快风轻拂而过。
昔日的宫殿和楚地的楼阁,如今只锁住了烟雾和树影。
谁能与我相伴,共同描绘梦中的冰雪与车辇?
唯有蝉声陪衬这清冷的语调,惊醒了我。
飞云带来了凉爽的细雨。

注释

  • 红尘:指世俗的喧嚣与繁杂。
  • 知无暑:表示这里的环境清凉,无炎热之感。
  • 虚堂:空旷的厅堂。
  • 阴壑:阴暗的山谷。
  • 飞泉:形容泉水流动的状态,意指清澈的水流。
  • 齐宫楚榭:指古代齐、楚的宫殿和楼阁,象征繁华。
  • 雪车冰柱:梦境中的冰雪意象,代表清冷与孤寂。
  • 蝉声:夏日蝉鸣,象征清凉、孤独的感觉。
  • 凉雨:指细雨带来的凉爽,象征清新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达祖(约1040-1115),字君愚,号白云山人,宋代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常融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隔浦莲》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作者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逃避与对清凉环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隔浦莲》是一首充满清新意境的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诗中描绘了一个远离红尘、静谧幽美的场所,充满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红尘飞不到处”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接着用“此地知无暑”来强调这一环境的清凉与舒适。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似乎一切都在轻声细语中流动。

诗中通过“阴壑生暗雾”“飞泉注”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而“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则反映了对繁华过往的感慨,似乎在提示世事无常,唯有自然才是永恒的归属。

最后,诗人以“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抒发内心的孤独与对陪伴的渴望,通过“惟有蝉声助冷语”来点缀情感,清晰地表达了孤独中的思考与对自然的依恋。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一种清新、孤寂而又深邃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尘飞不到处。此地知无暑。:在世俗的喧嚣中,这里却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凉之地。
  • 乱竹分幽径,虚堂中自回互。:竹林间小径幽深,空荡的厅堂内回响着迷人的声响。
  • 阴壑生暗雾。飞泉注。:阴暗的山谷中弥漫着雾气,泉水不断涌出。
  • 气入闲尊俎。快风度。:轻风拂过,酒气流入闲适的酒杯中。
  • 齐宫楚榭,如今空锁烟树。: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只剩下烟雾缭绕的树木。
  • 何人伴我,梦赋雪车冰柱。:内心渴望有人陪伴,共同描绘梦中的冰雪与车辇。
  • 惟有蝉声助冷语。惊寤。:只有蝉声陪衬着清冷的声音,惊醒了我的思绪。
  • 飞云来献凉雨。:飞云飘来,带来了清凉的细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雪车冰柱”比喻梦境中的孤寂。
  • 拟人:如“飞泉注”赋予泉水以生命。
  • 对仗:如“齐宫楚榭”与“烟树”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了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漠与思考。诗人在孤独中与自然对话,传递出一种超脱的哲理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尘:象征世俗的喧嚣与繁华。
  • 幽径:代表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
  • 阴壑:象征内心的隐秘与复杂。
  • 飞泉: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清新。
  • 蝉声:代表自然的声音与孤独的陪伴。
  • 凉雨:象征清新的气息与自然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尘”所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世俗的喧嚣
    C. 个人情感
    D. 未来的希望

  2. 诗中提到的“齐宫楚榭”象征着: A. 清凉的环境
    B. 繁华的过往
    C. 自然的宁静
    D. 孤独的追求

  3. “飞云来献凉雨”中“献”的意思是: A. 赠送
    B. 代表
    C. 传递
    D. 给予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对比史达祖的《隔浦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史达祖则更倾向于表达对于宁静环境的向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史达祖研究》

相关查询

九日归自南山 九日丁喻二丈约访太史赵公山庄值雨不遂夜遂同集署中对菊 九日会极目亭 九日同孙少参姜佥宪王参戎衡州石鼓山登高 其一 九日 其六 九日 九日承王骠骑邀集东皋有赋 其二 九日书怀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 九日雨王姬过集问月楼因从余授霓裳箫谱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辇跸 双人旁的字 北窗之友 老者 里字旁的字 日积月累 見字旁的字 空有其表 瞻云就日 豸字旁的字 暮鹨 退言 起开头的成语 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丨字旁的字 枉费心计 谐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