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3:19
踏莎行 夜月感旧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叶露浮青,草烟凝碧。月明一片伤心色。无端花影落西墙,看看移伴回廊寂。往事堪嗟,闲愁重觅。阑珊竹纸行行墨。子规枝上自声声,可怜尽被风吹入。
叶子上的露珠浮动着清新,草地上烟雾弥漫着碧绿。明亮的月色映照出一片伤心的色彩。无缘无故,花影投射在西墙上,仿佛在寂静的回廊中寻觅着伴侣。往事令人感伤,闲愁又重新找到了源头。阑珊处的竹纸上,一行行的墨迹渐渐显现。子规鸟在枝头声声啼叫,令人怜惜的情感也随风飘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书,主要以词作见长,其作品常融入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借助夜晚的明月、露水和花影等自然元素,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前孤独感的感慨。
《踏莎行 夜月感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沈宜修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营造出一种伤感的氛围。诗的开头“叶露浮青,草烟凝碧”,描绘了一幅清新而宁静的夜景,展现了自然的美好。然而,随着月色的映照,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伤感,似乎自然的美丽无法掩盖内心的孤寂。
“无端花影落西墙”,花影的无端落下,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转而提及“往事堪嗟”,更是加深了这种对过去的怀恋和感伤。诗人在回忆中徘徊,感到时光的无情和个人情感的孤独。在“子规枝上自声声”的句子中,杜鹃的啼叫声仿佛在诉说着诗人的心声,成为他内心情感的共鸣。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渲染,使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美丽,还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苦涩与忧伤。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展现了沈宜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内心的孤独情感,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诗人的情感主要是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风光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C. 当前的生活
“往事堪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感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