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1:21
身世浮鸥,尘区粟颗。
圆中不似当初我。
分明慧相海南来,
妙莲一瓣轻飞过。
贝帙清修,迦文香课。
凭君到处参真果。
萧然瓢笠水云中,
更何意向禅关坐。
我身世如同浮鸥,生于尘世,像那尘土中的小米。
如今的我,与当初的我完全不同。
清晰地映现出我从海南而来的智慧,
像一瓣轻盈的荷花轻轻飘过。
在贝帙中修行清静,研习佛教的香课。
希望你能在各处探寻真正的果实。
在水云之间,我独自萧然地戴着笠帽,
更不知为何要在禅关中静坐。
顾翎,清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其作品常感叹人世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面对外部世界的动荡,内心寻求一种宁静与自我认知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智慧与修行的思考。
《踏莎行 题莲趺小影》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禅意的诗作。全诗通过对浮鸥与尘世的比喻和对自身变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身世浮鸥,尘区粟颗”,以浮鸥与小米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无奈与渺小,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的淡泊。接下来的“圆中不似当初我”,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我的变化,体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反思。
“分明慧相海南来,妙莲一瓣轻飞过”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海南常被认为是修行的理想之地,诗人在此寓意了对智慧的追求与对纯净心境的向往。最后几句以“萧然瓢笠水云中,更何意向禅关坐”作结,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的思考与内心的宁静,似乎是在反问,真正的修行与心灵的安宁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自在与觉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修行的独特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深度。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寻求,表达了对智慧的渴望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面对世俗时表现出淡泊与超然的态度,体现出一种哲学深度和艺术魅力。
选择题:诗中“身世浮鸥”比喻何种状态?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更何意向____关坐”,缺少一个字,填入合适的字。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海南是指修行的理想之地。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