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1:04
满纸凄清,吾今吊汝。幽怀冤恨埋千古。
后车同载失余威,当时附耳嫌英武。
不听危言,不如归去。丈夫成事何犹豫。
羞言眷恋食和衣,魂兮寒馁依何所。
整页纸上都是清冷的情感,我今天为你哀悼。
埋藏在心底的冤屈和恨意,直到千古才得以显现。
后来的车同样载着失去的威严,而当时却在耳边低语,嫌弃英勇的表现。
不听那些危言,倒不如回去。男人做成大事何必犹豫?
羞于说出对衣食的眷恋,灵魂啊,在寒冷和饥饿中依靠何处?
黄绮,现代诗人,作品多以历史、人生为主题,常通过诗词反映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情感。其诗风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意识。
《踏莎行 读史有感》创作于特定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过去历史人物的哀悼与对人生抉择的思考,呈现出对历史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
这首诗以“满纸凄清”开篇,便为全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古人冤屈的同情与对历史的反思。诗中“幽怀冤恨埋千古”一句,揭示了历史长河中那些被遗忘的悲剧与人们心中的怨恨,令人感到深切的共鸣。
“后车同载失余威”一句,则暗示着历史的轮回,每个时代都有其英雄与不幸,而当时的评价往往是短暂和片面的。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使人不禁思考历史的公正与否。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自问“丈夫成事何犹豫”,强调了对男性承担责任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对勇气与决断的渴望,同时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对“魂兮寒馁依何所”的反复提问,彰显出对灵魂归属的困惑与对生存状态的深切思考。
整首诗以沉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与责任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英雄悲剧的同情,以及对责任与勇气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追忆,诗人揭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深重情感与责任,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中“满纸凄清”表达了什么情感?
“不听危言,不如归去”中的“危言”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魂兮寒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可以将黄绮的这首《踏莎行 读史有感》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到对历史与人生的反思,但黄绮更偏向于沉重的历史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豪情与人生的放纵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