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病起

《如梦令 病起》

时间: 2025-04-27 10:35:33

诗句

抱病恹恹懒锈。

怯怯腰肢如柳。

睡起捲珠帘,恰恰莺啼时候。

声逗。

声逗。

唤得深闺人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5:3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病起
——钟蕴 〔清代〕

抱病恹恹懒锈。
怯怯腰肢如柳。
睡起捲珠帘,
恰恰莺啼时候。
声逗。声逗。
唤得深闺人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生病的人,身体虚弱无力,懒得动弹。她娇弱的身姿如同垂柳,刚刚醒来,轻轻卷起珠帘,正好听到黄莺啼叫的时刻。那清脆的鸟鸣声引起了她的注意,唤醒了她深闺中的思绪,使她因病而显得更加憔悴。

注释

  • 恹恹:形容病弱的样子,精神萎顿。
  • 懒锈:懒得动,或者说懒得去做事情。
  • 怯怯:形容娇弱,害羞的样子。
  • 腰肢如柳:形容身材柔弱,像柳树一样纤细。
  • 捲珠帘:把珠帘轻轻卷起,表示刚刚醒来。
  • 莺啼:黄莺的叫声,象征春天的到来。
  • 深闺人瘦:指在深闺中的女子因病而显得更加消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钟蕴,清代女诗人,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内省。她的诗词大多围绕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展现了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内心的挣扎。

创作背景

《如梦令 病起》创作于钟蕴生病期间,反映出她在身体不适时的脆弱感受,以及对春天和生命的渴望。此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束缚,使得她的情感更加复杂。

诗歌鉴赏

《如梦令 病起》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表现了作者在生病时的孤独与无助。开头两句“抱病恹恹懒锈。怯怯腰肢如柳。”直接点出了作者的身体状态,用“恹恹”二字强化了病态的形象,与“怯怯”相结合,展现了女子的柔弱与娇羞,给人一种病态美的感受。接下来的“睡起捲珠帘”,则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传递出一种从梦境中醒来的惆怅与不适。

词中“恰恰莺啼时候”一句,通过黄莺的叫声引入春的气息,形成了一种生与死、春与病的对比,显示出生命的脆弱。最后的“声逗。声逗。唤得深闺人瘦。”则用反复的声音,强调了病痛对心灵的影响,令人感到深闺中的女子在外界美好景象的映衬下,愈显得孤独与憔悴,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抱病恹恹懒锈:表达作者因病而导致的懒散无力,情绪低落。
  2. 怯怯腰肢如柳:形容自己柔弱的身体,显得更加娇弱。
  3. 睡起捲珠帘:描写清晨醒来时的动作,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4. 恰恰莺啼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恰逢春天鸟鸣,形成鲜明对比。
  5. 声逗。声逗。唤得深闺人瘦:鸟鸣声引发内心共鸣,唤醒了深闺中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腰肢比作柳,形象地描绘了女子柔弱的身姿。
  • 拟人:莺啼声“声逗”,赋予鸟鸣一种引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病痛与春天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渴望,展现了深闺女子在孤独病痛中的感受,折射出社会对女性的冷漠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身体的脆弱,表现出内心的无力感。
  • :象征柔弱与美丽,常常与女性形象联系在一起。
  • :象征春天与美好的希望,但在此也带出一种无奈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 A. 春天的来临
    B. 病痛与孤独
    C. 自然风光
    D. 家庭琐事

  2. 判断题:作者通过“莺啼”来表现内心的愉悦感。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更加关注于爱情的思念与愁苦,而钟蕴的《如梦令 病起》则侧重于身体的脆弱与内心的孤独,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词典》
  • 《历代词人作品选》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赠王畹兰妹 虞美人 再柬雯卿 虞美人 美人蕉花以黄者为贵,瓶供将阑,无端枨触 虞美人 虞美人 高凉邀游鹭岛,夜宿古雷,茗坐清话,听和轩吹箫 虞美人 虞美人 其二 虞美人 仑西以明妃图题词见示,即用原调次韵,再题红梅绣品 虞美人 春绣 虞美人(怀金华九日寄叶丞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丝不乱 阔论高谈 見字旁的字 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情 木字旁的字 航次 牛头船 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若开头的成语 浊骨凡胎 大信不约 舌字旁的字 久历风尘 草字头的字 卷阿 長字旁的字 副交感神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