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56
长安豪贵起大屋,日食万钱苦未足。
洛阳年少来上书,旁观笑破绛灌腹。
昔日信陵谋孔艰,车骑喧阗老抱关。
太史犹记东门里,过者徘徊不忍还,
呜呼蹑屩担簦日三喟,人生报恩会有地。
长安的豪门贵族正在修建大宅,花费数万两的金钱却仍然觉得不够。
年轻时我曾在洛阳上书,但看到他人旁观时却忍不住笑出声来。
往昔信陵君谋划的艰难,车马嘈杂,老者在门口守卫。
太史公依旧记得东门口,那些来往的人徘徊不忍离去。
哎呀,踏着鞋子,撑着伞,长日漫漫,人生报恩何处可得。
作者介绍:冯溥,明代诗人,以其豪放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怀,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不公和个人困境的深切感慨。
《行路难 其一》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豪贵人家的奢华与自身的困顿,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个体的无奈。开篇以“长安豪贵起大屋”引入,描绘了长安城中富豪的奢靡生活,随即用“日食万钱苦未足”展现了他们的贪婪与永不满足。这种对比揭示了贫富差距的尖锐,诗人以自己作为年轻时的“洛阳年少”对比,强调了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对社会现象的无力感。随后,诗人提到信陵君的困境,借用历史人物的艰辛,体现了个人志向与现实的矛盾。最后以“人生报恩会有地”结束,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感叹人生中报恩的难度,蕴含着对社会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对比,传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豪贵”指的是哪个方面?
“洛阳年少来上书”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绪?
“人生报恩会有地”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