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战后

《战后》

时间: 2025-04-30 16:49:35

诗句

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

望中春有泪,战后野无声。

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

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35

原文展示:

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
望中春有泪,战后野无声。
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
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争结束后,乡村的宁静景象:山树依偎着村庄,河流在阳光下闪耀。远望春天的景色,却让人感到悲伤,战后的土地一片寂静。对于天命的无奈无法询问,众多的恶人各自借用名义。丧失和亡国的习气仍然存在,市井之中人们却在谈论战争和军事。

注释:

  • :指山坡,通常指陇山。
  • :依靠、依偎,形容树木与村庄紧密相连。
  • :环绕,形容河流围绕着日光的明亮。
  • :此处引申为悲伤的情感。
  • 战后:指战争之后的状态。
  • 天意:指天命或命运,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群凶:指一群恶人或凶恶之徒。
  • 丧亡:指国家或家族的灭亡。
  • 市井:指市集、街头,反映民众的生活。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表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悲哀,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杜甫的《春望》中也有对战乱的哀叹。同时,诗中对天意的探讨与古代士人对命运的无奈相呼应,反映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景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兼具自然描写与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后,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经历战争后,人们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战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暗示了战后的沉重和悲凉。开篇的“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然而随着“望中春有泪”的出现,诗人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伤。这种对比不仅使得景色的美好显得更加刺眼,也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痛苦。

诗中“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一句,传达了对命运无能为力的无奈,也揭示出在混乱的环境中,许多人借助战争的名义来追逐个人利益的冷酷现实,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弱点。最后的“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则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中战争阴影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社会的敏感。这不仅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诗,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陇树依村合:描绘山坡上的树木与村庄相互依偎,形象生动,传达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2. 河流抱日明:河流环绕着阳光,营造出明亮清新的景象。
  3. 望中春有泪:远望春日,感受到悲伤,暗示内心的苦痛与思念。
  4. 战后野无声:战争结束后,野外的寂静让人感到一丝恐惧和无奈。
  5. 天意终难问:对命运的无法探询,展现出对生活的不满。
  6. 群凶各借名:恶人们利用战争的名义,反映出人性中的自私与阴暗。
  7. 丧亡余习在:虽已战后,丧失与亡国的习气仍然存在,表明历史的深远影响。
  8. 市井说谈兵:在市井之间,普通百姓却依旧在谈论兵事,传达出社会的动荡不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相结合,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
  • 象征: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这里却用“泪”来暗示战争带来的悲伤,形成强烈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与对人性的探讨,揭示了在美好自然之下潜藏的悲痛与无奈。通过对比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愁苦,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沉思,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树:象征着乡村的安宁与和谐。
  • 河流: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象征着希望与重生,但在此却与泪水相伴,形成反讽。
  • 战后: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伤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陇树”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高山
    • B. 村庄
    • C. 树木
    • D. 河流
  2. 填空题:诗中“丧亡余习在”表达了对 __ 的反思。

  3. 判断题: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对/错)

答案:

  1. C
  2. 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顾景星《战后》均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但前者更多关注于国家的兴亡,后者则集中于个人的感受与社会的反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互为补充,展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周昞仲大卿归江西 登尘表 水调歌头(送印德远经略入广) 谒南岳 九日登寿沙城楼 赋家山夕秀 登四望亭观雪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 桂林即事 邻水寺有竹数百竿中有孤梅可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卿长 希望 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草字头的字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色字旁的字 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堂正道 一往深情 先字旁的字 喜眉笑眼 束装就道 天咎 而字旁的字 元方季方 留爪 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