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35
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
望中春有泪,战后野无声。
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
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
这首诗描绘了在战争结束后,乡村的宁静景象:山树依偎着村庄,河流在阳光下闪耀。远望春天的景色,却让人感到悲伤,战后的土地一片寂静。对于天命的无奈无法询问,众多的恶人各自借用名义。丧失和亡国的习气仍然存在,市井之中人们却在谈论战争和军事。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表达了战争带来的苦难和悲哀,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杜甫的《春望》中也有对战乱的哀叹。同时,诗中对天意的探讨与古代士人对命运的无奈相呼应,反映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忧国忧民情怀。
顾景星,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兼具自然描写与社会思考。
此诗创作于战后,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经历战争后,人们对未来的忧虑与对过去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战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暗示了战后的沉重和悲凉。开篇的“陇树依村合,河流抱日明”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然而随着“望中春有泪”的出现,诗人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伤。这种对比不仅使得景色的美好显得更加刺眼,也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痛苦。
诗中“天意终难问,群凶各借名”一句,传达了对命运无能为力的无奈,也揭示出在混乱的环境中,许多人借助战争的名义来追逐个人利益的冷酷现实,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弱点。最后的“丧亡余习在,市井说谈兵”则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生活中战争阴影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社会的敏感。这不仅是一首关于战争的诗,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与对人性的探讨,揭示了在美好自然之下潜藏的悲痛与无奈。通过对比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愁苦,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沉思,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
选择题:诗中“陇树”主要描绘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丧亡余习在”表达了对 __ 的反思。
判断题: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