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6:56
作者: 可旻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好。说聪明也,孔仲尼安可齐肩论道德也,李伯阳故应缩首。绝伦武略,独战退八万四千魔兵盖世良才,复论败九十六种外道。拱身誓水,坐断爱河。披忍辱之蓑衣,遮无明之烟雨。慈悲帆挂,方便风吹。撑般若之扁舟,游死生之苦海。誓山月白,觉海风清。钓汨没之众生,归涅槃之篮笼。如斯旨趣,即是平生。暂歇钓竿,乃留诗曰家居常寂本优游。来执鱼竿苦海头。直待众生都入手,此时方始不垂钩。曾讲弥陀经十遍。孤山疏钞频舒卷。事理圆融文义显。多方便。到头只劝生莲苑。本性弥陀随体现。唯心净土何曾远。十万程途从事见。休分辨。临终但自亲行转。
这首诗讨论了智慧与道德,孔子与李白的哲学见解。作者在诗中提到自己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战胜无数敌人,并探索不同的哲学思想。通过比喻,诗人将自己比作在河中潜心钓鱼的人,努力拯救众生。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倡导众生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强调最终的目标是归于莲花的净土,所有的努力与探索都是为了成就这一理想。
作者介绍: 可旻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在文学上不仅有着独特的风格,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所联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交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道德、智慧和解脱的探讨,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灵魂救赎的追求。
《渔家傲》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和智慧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孔子和李白的对比引入,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关系,表明即使是天才人物也有其局限。接着,诗人用战争的比喻表现出自己的卓越,显示了他在哲学和道德上的探索。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钓鱼的意象,表现了对众生的关怀,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求。诗人提到的“慈悲帆挂,方便风吹”展现了其对他人苦难的同情与帮助之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后半部分的佛教思想贯穿始终,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是对世俗纷扰的超然。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性、道德和灵魂救赎的深刻思考,给人以启迪和反思。可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总结,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深刻批判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智慧与道德的结合,通过个人的修行与对众生的关怀,最终实现自我解脱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孔仲尼”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慈悲帆挂,__风吹”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关心。
判断题: 这首诗强调了个人修行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是/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