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2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2:04
谢宾客挽歌三首
梅尧臣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
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
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
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
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
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位居卑微,未能在三事(即三种重要的官职)上有所建树,才华也只适合列在四科(即四种科举人才)。虽然自己在清白的名声中获得了自得,但在华丽的官衔面前却显得空洞无物。望着远方的天空,悲伤地埋下了剑,面对微风,感叹着逝去的波涛。在吴地的田野上,蒿草丛生,楚地的挽歌中,薤草成了歌声。在葬礼上,千人齐聚,来自多郡的宾客络绎不绝。无奈无法亲自掌执绋带,泪水止不住地从东首流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尧,号梅溪,北宋诗人,散文家。他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才华横溢,曾参加科举,但因多次落榜而未能如愿以偿。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怀,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谢宾客挽歌三首》是梅尧臣在朋友去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结合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梅尧臣的《谢宾客挽歌三首》是一首充满了感伤和思索的挽歌。全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现出对盛衰无常的深刻理解。第一句“位不登三事”,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身仕途的失落与无奈,接着“才宜列四科”的表述则更显出他对才华与机会的不平衡感。尽管在追求清名与权势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却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
诗中“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用剑与波的意象,巧妙地体现了人生的悲壮与无常,似乎在感叹光阴如流,英雄无用武之地。后面的描写中,吴地的蒿草与楚地的挽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场景,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悼。
整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揭示了对人生的感悟。梅尧臣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命运的感慨与人生的思索,透过对友人的悼念,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悼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性。
“位不登三事”中的“三事”指代什么?
“临风叹逝波”中的“波”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吴阡蒿作里”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