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谢宾客挽歌三首

《谢宾客挽歌三首》

时间: 2025-05-05 23:22:04

诗句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

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

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

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

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

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22:04

原文展示:

谢宾客挽歌三首
梅尧臣

位不登三事,才宜列四科。
清名时自得,华冕世空多。
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
吴阡蒿作里,楚挽薤成歌。
会葬千人至,来观数郡过。
无由亲执绋,东首泪滂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位居卑微,未能在三事(即三种重要的官职)上有所建树,才华也只适合列在四科(即四种科举人才)。虽然自己在清白的名声中获得了自得,但在华丽的官衔面前却显得空洞无物。望着远方的天空,悲伤地埋下了剑,面对微风,感叹着逝去的波涛。在吴地的田野上,蒿草丛生,楚地的挽歌中,薤草成了歌声。在葬礼上,千人齐聚,来自多郡的宾客络绎不绝。无奈无法亲自掌执绋带,泪水止不住地从东首流下。

注释:

  • 位不登三事:指位置未能升迁到三种重要的官职。
  • 才宜列四科:指自己的才华仅能列入四科(科举中的一种类别)。
  • 清名:指清白的名声。
  • 华冕:指华丽的官职或权势地位。
  • 埋剑:指对过去的遗憾与无奈。
  • 吴阡蒿作里:指吴地的田埂长满了蒿草。
  • 楚挽薤成歌:指楚地的挽歌中有薤草的意象。
  • 会葬:指葬礼上聚集的人。
  • 执绋:指掌执绳带,表示对逝者的哀悼。
  • 泪滂沱:形容泪水如雨下般倾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尧,号梅溪,北宋诗人,散文家。他生于书香门第,早年才华横溢,曾参加科举,但因多次落榜而未能如愿以偿。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咏物抒怀,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谢宾客挽歌三首》是梅尧臣在朋友去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结合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具有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谢宾客挽歌三首》是一首充满了感伤和思索的挽歌。全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表现出对盛衰无常的深刻理解。第一句“位不登三事”,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自身仕途的失落与无奈,接着“才宜列四科”的表述则更显出他对才华与机会的不平衡感。尽管在追求清名与权势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却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

诗中“望气悲埋剑,临风叹逝波”用剑与波的意象,巧妙地体现了人生的悲壮与无常,似乎在感叹光阴如流,英雄无用武之地。后面的描写中,吴地的蒿草与楚地的挽歌,营造出一种凄凉的场景,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悼。

整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怀念,也通过个人经历的反思,揭示了对人生的感悟。梅尧臣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命运的感慨与人生的思索,透过对友人的悼念,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位不登三事:表达了诗人对官位的渴望与失落,未能获得理想的职务。
  2. 才宜列四科:说明即使才华出众,也仅能被归入较低的科目,反映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3. 清名时自得:在清白的名声中自得其乐,但觉得这样的乐趣空虚。
  4. 华冕世空多:华丽的官衔在世上却显得空洞无物。
  5. 望气悲埋剑:面对未来的无望,深感悲伤,埋下曾经的理想与抱负。
  6. 临风叹逝波:借风与波,表达对过往时光的叹息。
  7. 吴阡蒿作里:描绘出一幅凄凉的乡村景象,暗示生死的常态。
  8. 楚挽薤成歌:挽歌中有薤草,表现出对逝者的追思。
  9. 会葬千人至:葬礼上人山人海,显示出逝者的影响力。
  10. 来观数郡过:众多宾客前来,反映出社会对逝者的尊重。
  11. 无由亲执绋:无法亲自执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遗憾。
  12. 东首泪滂沱:泪水如雨,表达了深切的哀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望气悲埋剑”中的“埋剑”比喻放弃理想。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蒿草”、“薤草”等意象,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悼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命运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理想与抱负的放弃。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蒿草:表现出乡村的荒凉与生活的艰辛。
  • 薤草:与挽歌结合,象征对逝者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位不登三事”中的“三事”指代什么?

    • A. 三种重要的官职
    • B. 三种科举
    • C. 三个重要的朋友
  2. “临风叹逝波”中的“波”象征什么?

    • A. 生活
    • B. 时间的流逝
    • C. 友谊
  3. 诗中提到的“吴阡蒿作里”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 A. 繁华的城市
    • B. 凄凉的乡村
    • C. 美丽的山水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朋友的离别与哀伤。
  • 《挽歌》 by 杜甫:对逝者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挽歌中都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难,而梅尧臣则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失落与对友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生平与作品研究相关论文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茶山观 九天观 延祥寺 春江 虫豸诗八首 其八 蛙 虫豸诗八首 其六 蝎 韩江有感 山村即目 元夕无月 入都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水流花谢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排山倒峡 包含摩的词语有哪些 市籴 見字旁的字 等而上之 工字旁的字 奔腾 湔雪 同字框的字 鱼乡 包含谩的成语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乘客 膘肥体壮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包含缠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