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芙蓉

《芙蓉》

时间: 2025-05-07 09:52:58

诗句

满池红影蘸秋光,始觉芙容植在旁。

赖有佳人频醉赏,和将红粉更施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2:58

原文展示:

满池红影蘸秋光,始觉芙容植在旁。
赖有佳人频醉赏,和将红粉更施妆。

白话文翻译:

满池的红色影子在秋光中轻轻荡漾,才意识到芙蓉花正盛开在旁边。多亏有佳人常来品赏,更是将红粉涂抹得更加妩媚动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满池红影:指满池的芙蓉花在水中的倒影,红色的影子。
  • :轻轻触碰或沾染。
  • 芙容:即芙蓉花,寓意美丽和纯洁。
  • 佳人:美丽的女人,通常指诗中的爱人或朋友。
  • 醉赏:沉醉于赏花的情境。
  • 红粉:指化妆品,暗指女性妆容。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芙蓉花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丽与纯洁。芙蓉常被用来比作美人,表达诗人对美的向往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淑真(约1080-1155),字慧真,号秀水,南宋女诗人,以才情和词作著称。她的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颇具女性的柔美与智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上女性的地位逐渐上升,朱淑真的诗歌作品反映了这一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朱淑真的《芙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池塘中芙蓉花的美丽,诗的开头“满池红影蘸秋光”,通过“红影”这个意象,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展示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紧接着,诗人通过“赖有佳人频醉赏”引入了一个动作的主体,佳人的存在使得这幅静态的画面更添了生动的气息,表现出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通过佳人对美的赏析,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对美的感悟与享受,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显示了她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满池红影蘸秋光:描绘了秋天的池塘,红色的芙蓉花影映在水面上,给人一种鲜活的视觉享受。
  2. 始觉芙容植在旁:此句强调诗人对芙蓉花的突然感悟,仿佛它的美丽在秋光中显得更加明显。
  3. 赖有佳人频醉赏:佳人的存在让这幅画面更加生动,表明她对花的喜爱,增添了人情味。
  4. 和将红粉更施妆:佳人不仅欣赏花,更用红粉来装扮自己,形成一种人花相映的美丽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花比作美人,体现了花与人的和谐美。
  • 拟人:通过“佳人频醉赏”,赋予佳人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欣赏,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对美的感悟中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女性的独特视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花:象征美丽与纯洁,常用来比喻佳人。
  • 秋光:代表宁静的秋日,给人一种清新与思考的氛围。
  • 红粉:象征女性的妆容,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芙蓉》中的“满池红影”主要指什么?

    • A. 秋天的阳光
    • B. 芙蓉花的倒影
    • C. 水中的鱼儿
  2. 诗中“佳人”是指?

    • A. 诗人的朋友
    • B. 美丽的女人
    • C. 一位花农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 C. 对秋天的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赤壁赋》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对比,朱淑真更侧重于自然与女性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两位女诗人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女诗人研究》
  • 朱淑真作品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甲辰元日 寄朱沧洲 和赵华颠梅花 春感 初夏 满江红·凤去台空 齐天乐(蝉) 倦寻芳(郭颐堂寒食无家之感,为赋) 满江红(重九登增江凤台望崔清献故居) 念奴娇(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砾的词语有哪些 贼眉鼠眼 支字旁的字 蜗开头的成语 悦心娱目 三牧 单耳刀的字 鼠字旁的字 百幅被 太牢 紫阙 明媒正娶 白云苍狗 走之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鸢肩火色 奴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