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47
淡淡轻寒雨后天,柳丝无力妥残烟。
弄晴莺舌于中巧,著雨花枝分外妍。
消破旧愁凭酒盏,去除新恨赖诗篇。
年年来到梨花日,瘦不胜衣怯杜鹃。
在细微的寒意中,雨后天空显得清新,柳条无力地垂挂着,似乎在忍受着残留的烟雾。
阳光透过云层,黄莺在其中轻声啼叫,雨后的花枝显得格外美艳。
借着酒杯消除旧愁,依赖诗篇抚平新恨。
每年梨花盛开的日子,我的身影瘦弱得似乎无法承受杜鹃的啼鸣。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梨花”与“杜鹃”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春天的来临、离别的愁苦等情感;“杜鹃”在古代诗词中多与哀伤相联系。
作者介绍:朱淑真,字玉巧,号湘妃,宋代女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婉约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自然景物,并有独特的细腻之处。
创作背景:此首《春霁》创作于春季,正值雨后,春天的美景唤醒了诗人的感慨,结合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春霁》是一首描绘春雨后清新景象的诗作。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雨后的天空透出淡淡的寒意,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乎在沉醉于这份宁静的美好。通过“弄晴莺舌于中巧,著雨花枝分外妍”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黄莺的歌声和雨后的花朵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情感,借酒消愁,借诗抚恨,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忧愁的释怀与对新感情的渴望。最后以“年年来到梨花日,瘦不胜衣怯杜鹃”收尾,既道出了时光的流逝,也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女性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春季更迭中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旧愁的释怀,也有对新情感的期待。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瘦不胜衣怯杜鹃”中的“怯”字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