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59
恨春五首 其五
作者: 朱淑真〔宋代〕
一篆烟消系臂香,
闲看书册就牙床。
莺声冉冉来深院,
柳色阴阴暗画墙。
眼底落红千万点,
脸边新泪两三行。
梨花细雨黄昏后,
不是愁人也断肠。
一缕香烟消散在臂上,
悠闲地在床上翻阅书册。
莺鸟的声音轻轻传来,
柳树的颜色在墙上投下阴影。
眼底的落花如同千万点,
脸旁的新泪流淌两三行。
黄昏后细雨中梨花飘落,
不是愁人,心中却也感到伤痛。
诗中提到的“莺声”和“柳色”是典型的春天意象,常用于表达春天的美好和伤感情绪。梨花与细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朱淑真(约1135-1180),字佩兰,号兰亭,南宋女诗人,以才情出众著称。她在诗词创作上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作品多表达女性的情感与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感受,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身世的感慨。
朱淑真的《恨春五首 其五》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以“烟消系臂香”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但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逐渐转向伤感。莺声和柳色构成了春天的画面,却在诗人眼中变成了痛苦的象征。特别是“眼底落红千万点,脸边新泪两三行”更是将内心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落花与泪水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悲伤。最后一句“不是愁人也断肠”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尽管并非因愁人而悲,却依然难以自已,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夹杂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失去的无奈,展现出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测试:
诗的首句“烟消系臂香”中的“烟”指的是什么?
A. 香气
B. 烟雾
C. 烟花
D. 灰烬
诗中提到的“莺声冉冉”表现了什么?
A. 声音低沉
B. 声音轻柔
C. 声音刺耳
D. 声音洪亮
“眼底落红千万点”代表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伤感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淑真与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两位女诗人都善于使用自然景物来比喻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