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4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44:18
草阁萧萧对碧山。
野翁中夜梦龙颜。
一庭春雨长苔斑。
溪上群鸥堪作伴,
林间倦鸟自知还。
怜君两度叩柴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晚的画面:在草阁前,萧瑟的景象与碧绿的山相对;一位老翁在夜里做梦,梦见了龙的面容;庭院里春雨绵绵,长满了苔藓。溪边的群鸥可以成为我的伴侣,林中的倦鸟自然知道要归巢。诗人怜惜你两次敲响了柴门。
作者介绍:夏言(1482-1559),字子明,号岷山,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心,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浣溪沙 其十七 赠吴中书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夜景。诗中的草阁与碧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野翁中夜梦龙颜”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与尊贵的向往,暗示着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也能追寻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一庭春雨长苔斑”不仅展现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景象,更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新生。雨后的庭院,被苔藓覆盖,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下来的“溪上群鸥堪作伴,林间倦鸟自知还”,则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群鸥的陪伴和倦鸟归巢的自然本能,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最后一句“怜君两度叩柴关”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表现了深厚的情谊。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乡土生活的热爱,给人以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草阁萧萧”中“萧萧”意指什么?
诗中“林间倦鸟自知还”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