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6:12
拨翠山光浸碧涛。
琳宫移步凤尖劳。
暮归红烛照吟毫。
画舫春游人更懒,
绣帏浓睡日常高。
隔帘休把绮琴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傍晚,翠绿的山光映照着碧色的波涛,仿佛美丽的宫殿在移动,令人感到疲惫。夜幕降临,红烛点亮了诗人的吟唱之笔。画舫上的人们在春游中显得懒散,绣帏之中,浓浓的睡意让人更加迷醉。窗帘隔开,不要轻易拨动那华丽的琴弦。
作者介绍:王时翔,清代诗人,生活在文人风气浓厚的时期。他的诗作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时翔的游历生涯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清代社会的繁华与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王时翔的《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二十六》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展现了一个春天傍晚的宁静情景。开篇通过“拨翠山光浸碧涛”将读者引入一个光影交错的美丽画面,翠绿的山光与碧色的波涛交融,构成了春日的生动气息。“琳宫移步凤尖劳”则表现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疲惫的状态,仿佛是在描绘游览中的劳顿之感。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景的赞叹与对游玩疲惫的反思。
在“暮归红烛照吟毫”中,红烛的温暖光线照亮了诗人吟咏的笔迹,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氛围。接下来的“画舫春游人更懒”,则描绘了游船上的人们在春光中变得懒散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最后一句“隔帘休把绮琴操”则极具张力,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面对如此美好的环境,不要轻易打扰,享受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妙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的和谐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宁静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宁静时光的珍视,表达了一种闲适而又充满诗意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拨翠山光浸碧涛”的意象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夜晚的宁静
B. 春日的美景
C. 游人的疲惫
“隔帘休把绮琴操”中“绮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美丽的风景
C. 人的情感
诗中展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享乐与惬意
C. 忘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