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0:49
万山络索如盘蛇,长林丰草森相遮。
胎生卵育不知几,千年枭獍争呀呀。
祝明克济总荒忽,漫溯谱系宁非夸。
自从部曲通汉家,曰罗曰卤声牙。
前朝赐姓岂无意,要使敛迹安锄杷。
如何累世费征讨,竹兵皴脆徒喧哗。
霭翠奢香继宣慰,贵荣邦彦终擒拿。
逆节当身就诛绝,顺命历代犹恣嗟。
呜呼殷鉴夫岂遐,恃险凭陵真计差。
九驿频年蔓杀气,腥风扑鼻尸如林。
纷纷攘臂竞当辙,轮下谁怜磋怒蛙。
渭水西偏接乌撒,树经斩伐初萌芽。
蛮酋若有动摇意,狡兔入窟休离罝。
呜呼颠覆多前车,汉郡山川何陋邪。
万山交错如同盘蛇,长林丰草遮蔽了视野。
不知经历了多少代,千年枭獍争鸣不休。
祝明克济的理想总是被荒凉所覆盖,溯源谱系的努力难免夸大。
自从部曲归顺汉朝,便有了“罗”和“卤”的称谓。
前朝赐姓难道没有深意?只希望能够隐姓埋名,安享农耕生活。
为何世世代代费尽征战,竹兵的刀枪却毫无威力,徒增喧嚣。
霭翠的奢香延续着宣慰,贵族的荣耀最终还是会被捉拿。
逆叛的节度必将遭到诛绝,顺应朝命的历代仍感叹不已。
哎,殷鉴难道不远,依仗险峻凭陵的策略实在差劲。
九驿之间频发杀气,腥风扑鼻尸体如林。
纷纷攘臂竞相夺路,轮下谁会怜悯愤怒的蛙。
渭水西侧连接乌撒,树木刚刚萌芽便被砍伐。
如果蛮族首领有动摇之意,狡兔入洞也要小心陷阱。
哎,颠覆的案例多如前车之鉴,汉郡的山川怎会如此荒凉?
莫庭芝,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格清新而含蓄,常以深厚的历史感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为特征。
《诸罗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治理、民族关系以及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警示后人需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诸罗行》是一首描写历史、政治与自然的诗作,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诗的开头以“万山络索如盘蛇”描绘了复杂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人类社会的纷繁复杂。接着,诗人通过“胎生卵育不知几”引入了对历史发展与生物繁衍的思考,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延续的感慨。
诗中“祝明克济总荒忽”一句,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未能实现伟大理想的惋惜。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逐渐引入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强调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与代价,特别是“腥风扑鼻尸如林”的描述,直接而震撼,使人不禁反思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
整首诗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注,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尾部分的“汉郡山川何陋邪”,不仅是对地理的描绘,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醒我们应珍视和平与安宁,汲取历史的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战争与和平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望,警示后人应从历史中学习,珍视和平与安宁。
诗中“万山络索如盘蛇”主要描绘了什么?
“霭翠奢香继宣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竹兵”象征着什么?
对比莫庭芝的《诸罗行》和李白的《夜泊牛津》,前者更多地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而后者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主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