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6:56
虞美人(酬卫卿弟兄赠)
三年曾不窥园树。
辛苦萤窗暮。
怪来文誉满清时。
柿叶书残犹自日临池。
春秋新学卑繁露。
黄卷聊堪语。
家人不用寄龟诗。
行看升平楼外化龙归。
这三年我没有再去看花园里的树木,
在昏暗的灯下辛苦地写作。
不知为何在这个清明的时代,
文名却满是流传,像柿树叶落时书信残缺,依旧在池边消磨时间。
春秋时节,新学问如繁露般多。
翻开书卷聊聊几句。
家人不必寄来龟诗,
等着看升平的楼外,化龙归来。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以清新俊逸的风格受到后人的喜爱。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常反映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悟。
本诗写于作者与卫卿弟兄交情深厚之际,受赠诗作后,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反思,既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开头三句写出作者在繁忙与孤独中度过的三年,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流露出对理想与名声的追求。尤其是“辛苦萤窗暮”,勾画出作者在夜晚孤灯下埋头苦读的情景,体现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用“柿叶书残”形象地描绘出文人生活中的无奈与沧桑,书信的残缺暗示着一段段未能实现的理想。春秋时节的“新学卑繁露”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新知识的渴求与普及。
最后两句中,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升平楼外化龙归”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期盼,显示出一种面对现实的乐观态度。全诗在感慨与期待之间,展现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既有对个人奋斗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作者的积极向上和对文化的热爱。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葛胜仲
D. 白居易
“辛苦萤窗暮”中“萤窗”主要指什么?
A. 窗外的萤火虫
B. 昏暗的灯光下
C. 窗边的花草
D. 白天的阳光
诗中提到“升平楼外化龙归”,意指什么?
A. 生活的安定
B. 事业的成功
C. 未来的美好
D. 个人的蜕变
与《春夜喜雨》相比,葛胜仲的作品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两者的风格各有特色,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