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秦园小憩

《虞美人 秦园小憩》

时间: 2025-07-29 16:21:13

诗句

绿莎厅折风廊去,是我曾眠处。

万条柳线罨帘栊,无限狂奴春梦在其中。

花间郭橐驼来了,也较年时老。

海棠枝上坐流莺,认否刘郎前度问他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21:13

原文展示:

虞美人 秦园小憩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绿莎厅折风廊去,是我曾眠处。
万条柳线罨帘栊,无限狂奴春梦在其中。
花间郭橐驼来了,也较年时老。
海棠枝上坐流莺,认否刘郎前度问他声。

白话文翻译:

在绿莎厅里,风轻轻拂过廊道,这是我曾经休息的地方。
万条柳丝垂挂在帘子上,仿佛无尽的春梦都在其中。
花丛中,郭橐驼的身影出现,似乎比往年更加苍老。
海棠树枝上坐着黄莺,是否还记得刘郎曾经问过他的声音?

注释:

  • 绿莎厅:指用绿草和莎草铺成的亭子,形容环境幽雅。
  • 万条柳线:比喻垂柳的柔美,形象生动。
  • 郭橐驼:指的是一种植物,象征自然的生机。
  • 海棠:一种花,常象征爱情和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700),清代诗人,号石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对春天的感慨,反映出生活的平静与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虞美人 秦园小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作者对过往的回忆。诗中“绿莎厅折风廊去,是我曾眠处”开篇既设定了场景,又引出了个人的情感。这里的“绿莎”与“风廊”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

接下来的“万条柳线罨帘栊”,则通过柳丝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无限狂奴春梦在其中”一句,进一步将这种春意与个人的梦境结合,表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花间郭橐驼来了,也较年时老”,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虽然自然依旧,但人却已不同。最后一句“海棠枝上坐流莺,认否刘郎前度问他声”,通过流莺的反问,似乎在探寻往日情感的回响,这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悠然自得中又多了一层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莎厅折风廊去,是我曾眠处: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环境,暗示作者对这个地方的依恋。
  2. 万条柳线罨帘栊,无限狂奴春梦在其中:柳丝的柔美与春梦的幻想交织,突显了春天的无限生机。
  3. 花间郭橐驼来了,也较年时老:植物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表现了人生的无常。
  4. 海棠枝上坐流莺,认否刘郎前度问他声:通过流莺的提问,唤起了对过去爱情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丝比作春梦,形象且富有诗意。
  • 拟人:流莺的提问使得自然与人情相融,增添了情感的厚度。
  • 对仗: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莎: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 柳线:代表柔美与细腻的情感。
  • 郭橐驼:寓意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海棠与流莺:象征爱情与回忆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荒凉
    • B. 清幽
    • C. 喧闹
    • D. 朦胧
  2. “万条柳线罨帘栊”中的“罨”字是什么意思?

    • A. 遮挡
    • B. 迎接
    • C. 交织
    • D. 驱赶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过往的追忆,但李清照多了几分哀伤,陈维崧则更显清新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以上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虞美人 秦园小憩》这首诗。

相关查询

自省还洞中作 寄何凤来读书西山 寄沈昆铜 春日漫兴 答孔仲石尚镛 送麻天为还里 村居杂感用所南郊行即事韵 其二 村居杂感用所南郊行即事韵 其一 答刘引之来问近事 相公墩湖心寺示僧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采字旁的字 冶容诲淫 肢势 瓦字旁的字 开弓不放箭 陷破 儒闺 雨蓑烟笠 儿字旁的字 重垣叠锁 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政清人和 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敛发谨饬 包含嶂的词语有哪些 阳起山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