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2:45
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馀干后溪
—— 刘长卿 〔唐代〕
迹远亲鱼鸟,功成厌鼓鼙。
林中阮生集,池上谢公题。
户牖垂藤合,藩篱插槿齐。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
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
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
这首诗描写了与郑中丞在后溪的宴会情景。远处的景象亲近了鱼鸟,功成名就之后对鼓声战声感到厌倦。林中阮籍聚会,池边谢安的题字。窗户上垂下的藤蔓交织,篱笆旁的槿花齐齐绽放。夕阳照耀着山的背面,春草在水面上东奔西跑。雨后高峰显现,看花的路让人迷失方向。何必去追问秦汉的历史,不如再深入武陵溪去。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开篇描绘“迹远亲鱼鸟”,展现出远离喧嚣的宁静,隐喻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阮籍和谢安,强调了士人的雅趣与聚会的惬意,既体现了社会交往的温暖,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幻与流动,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同时,“度雨诸峰出,看花几路迷”则暗示了人们在生活道路上的迷茫与不定。最后一句“何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更是点明了诗人的态度,强调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宁愿选择隐逸于自然之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深刻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的淡泊心态,令人深受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阮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的“武陵溪”象征什么?
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