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时间: 2025-05-02 04:41:42

诗句

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

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

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

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42

原文展示: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
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
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
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陈、胡、蔡三位仁人志士,与你合称为四位贤良之士。
一位清廉的官员如同清水一般,三年来没有权力的干扰。
政治的根本在于诗书的教导,民众从这种教化中自然而然地改变。
神明通过笔墨来判决是非,一旦出现,便能传遍万众。

注释:

字词注释:

  • 陈胡蔡:指历史上被认为是清官的三个人物。
  • 四贤:指与季明府并列的四位贤良之士。
  • 廉官:清白的官员。
  • 无权:没有权力的干扰。
  • 教化:教育和引导。
  • 神明:指天神或精明的智慧,象征公正。
  • 判事笔:这里指判案的文书或决策的权威。

典故解析:

  • 四贤:在古代中国,贤良淑德的官员被视为理想的领导者,代表了清廉和正义。
  • 神明判事:寓意着公正的决策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象征着法律与道德的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希孟,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清明官员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送别季明府赴太平粹而作,表达了对其清廉政治理想的赞扬,同时也寄托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良好治理的必要性。

诗歌鉴赏:

此诗以送别的名义,实际上却深刻揭示了清官治国的重要性和教化的作用。诗中以“陈胡蔡”作为引子,说明季明府的清白和贤良,与历史上那些被后人传颂的清官相提并论,构建起一种理想的政治形象。接着,诗人通过“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的描写,强调了清官如水般的品德和无权的环境,展现了在清明政治下官员的理想状态。

而后两句则转向了政治的根源,指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教育和文化的传播,民众的思想观念需要通过诗书的熏陶而改变。这种强调教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根基,诗人在此不仅是在为季明府送行,更是在为理想中的政治环境呼喊。

最后一句“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则直指公正与道德的力量,揭示出理想治理下的透明与公正,真正的良法不仅能被少数人知晓,而是能被广泛流传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清官的清白与政治的理想,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对清正官员的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说陈胡蔡,合君为四贤。
    开篇以“人说”引入,表达对陈、胡、蔡三位清官的赞美,并将季明府与他们相提并论,形成四贤的形象。
  • 一廉官似水,三载吏无权。
    形象地比喻清官如水,象征其清澈与公正。三年来无权的状态,表明其身处的环境与理想的清明。
  • 政自诗书出,民从教化迁。
    强调政治的根本在于教育,民众应通过诗书的熏陶而转变思想,反映出文化的重要性。
  • 神明判事笔,一出万人传。
    结尾强调公正的力量,一句判决能够被广泛传颂,寓意着理想社会中的法律与道德的权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廉官似水”,将清官与水相提并论,寓意其清白与透明。
  • 对仗:全诗结构整齐,形成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清官的重要性,认为政治的治理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展现出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期盼和对清白官员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水:象征清白、透明与公正。
  • 诗书:代表教育与文化,是教化民众的基础。
  • 神明:象征公正与智慧,具备裁决的权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位贤良之士是哪些? A. 孟子、孔子、荀子、庄子
    B. 陈、胡、蔡、季
    C. 李、白、杜、王

  2. 诗中提到的“廉官似水”意在说明什么? A. 清官的清白与公正
    B. 官员的无能
    C. 水的流动性

  3.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教育的重要性与清白官员的理想
    B. 个人奋斗的意义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廉颇蔺相如列传》:关注清官与治理的经典故事。
  • 《从军行》:王昌龄对边塞生活的描写,展现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诗词对比:

  • 对比《清平调》:李白通过描写美女传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送季明府赴太平粹》中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解析》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4. 《戴复古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江怨 望江怨 清明 望江东 前题 望江东 山谷倚此调,亦有瘦硬通神之感。病榻晨起拾秃笔蘸焦墨漫涂秋江小景,即次山谷韵寄奉子异词长一笑 望江东 望江东 登嘉兴南湖烟雨楼 望江东 有作 望江东 望江东 惜芳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泄的词语有哪些 盲臣 河清云庆 倚衡 鬥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宜乘 归正返本 吊拷绷扒 克字旁的字 故作镇静 釆字旁的字 投版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根牙磐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