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刘兴伯黄希宋苏希亮慧力寺避暑

《刘兴伯黄希宋苏希亮慧力寺避暑》

时间: 2025-04-30 20:42:16

诗句

何处避炎热,相期过宝坊。

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

钟磬出深屋,江山界短墙。

醉来归兴懒,留宿赞公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16

原文展示:

何处避炎热,相期过宝坊。
万松深处坐,六月午时凉。
钟磬出深屋,江山界短墙。
醉来归兴懒,留宿赞公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炎热的夏日里,诗人与友人相约在宝坊避暑的情景。诗人坐在万松林中的深处,六月的午时依然感到凉爽。钟声和磬声从深处的屋子里传出,江山的景色被短短的墙壁隔开。诗人喝醉后,感到兴致懒散,决定留宿在赞公的房间里。

注释:

  • 宝坊:指的是一个避暑的地方,可能是位于山间或林中的小屋。
  • 万松:形容松树众多,意指环境幽静。
  • 钟磬:指寺庙中用来报时的钟和磬,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赞公:可能是诗人友人的名字,或指代一位具有赞美之意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景山,号复古),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诗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情谊。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季,诗人与友人避暑,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寻求凉爽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宁静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避暑的清凉感受和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开篇的“何处避炎热”引出避暑的主题,接着用“万松深处坐”传达了避暑地点的幽雅与宁静。诗中“钟磬出深屋”一语,借助钟声与磬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最后,“醉来归兴懒,留宿赞公房”则表达了诗人在避暑中的放松与懒散,反映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何处避炎热”:诗人问自己哪里可以避开夏日的炎热。
    2. “相期过宝坊”:与友人相约在宝坊共度时光。
    3. “万松深处坐”:在万松树的深处安静地坐着。
    4. “六月午时凉”:在六月份的正午却感到凉爽。
    5. “钟磬出深屋”:寺庙的钟声和磬声从屋内传出。
    6. “江山界短墙”:眼前的山川被短墙隔开,景色宜人。
    7. “醉来归兴懒”:喝醉后,诗人感到兴致懒散。
    8. “留宿赞公房”:决定留宿在赞公的房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钟磬出深屋,江山界短墙”,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万松”、“钟磬”等意象,营造出避暑的静谧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避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友人相聚的乐趣,以及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万松: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悠然,传达出避暑的清凉感。
  • 钟磬:代表寺庙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宁静。
  • 短墙:象征隔离与保护,使得景色更加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避暑地点是哪里?

    • A. 山顶
    • B. 宝坊
    • C. 江边
  2. 诗人感到凉爽的时间是?

    • A. 六月份的早晨
    • B. 六月份的正午
    • C. 六月份的傍晚
  3. 诗人最后决定在哪里留宿?

    • A. 自己的家
    • B. 赞公的房间
    • C. 酒店

答案

  1. B. 宝坊
  2. B. 六月份的正午
  3. B. 赞公的房间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通过自然景色描绘闲适的生活,与戴复古的《慧力寺避暑》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戴复古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戴复古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子夜歌 奉题石窗夜坐图二首 其一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 子夜歌 子夜歌三首 子夜歌三首 子夜歌四十二首 其三 子夜歌十八首 其五 子夜歌十八首 子夜歌·始欲识郎时 子夜歌·今夕已欢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下去 吃喝拉撒 虫书鸟篆 股肱心腹 疏愚 小巧别致 沤朴 尣字旁的字 包含伟的成语 视窗 爪字旁的字 催促 十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阜字旁的字 著书立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