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

《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

时间: 2025-04-29 19:35:36

诗句

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

未定胸中见,难行天下独。

冠盖上青云,著鞭竞驰逐。

南山有德人,一笑遗宠辱。

岿然殿诸老,足以镇浮俗。

一出上禁林,再出拥牙纛。

本无圭组累,归去便野服。

譬如山中云,润泽滋草木。

未雨出岩岫,已雨反幽谷。

明月共樽罍,清风满松竹。

问谁从之游,韦编能熟读。

人生了婚嫁,意愿何时足。

傥肯割半山,诛茅从卜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35:36

原文展示

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未定胸中见,难行天下独。冠盖上青云,著鞭竞驰逐。南山有德人,一笑遗宠辱。岿然殿诸老,足以镇浮俗。一出上禁林,再出拥牙纛。本无圭组累,归去便野服。譬如山中云,润泽滋草木。未雨出岩岫,已雨反幽谷。明月共樽罍,清风满松竹。问谁从之游,韦编能熟读。人生了婚嫁,意愿何时足。傥肯割半山,诛茅从卜筑。

白话文翻译

道德重要而物质自然轻视,内心清净无欲。心中未定之事,难以独自行走天下。官帽如青云,争相追逐。南山有德之人,一笑之间忘却宠辱。坚定如殿堂中的长者,足以镇压浮俗。一旦出仕,再出则拥护大旗。原本无官职束缚,归隐便穿野服。如同山中的云,滋润草木。未雨时从岩岫出现,下雨后返回幽谷。明月与酒杯相伴,清风满布松竹。问谁能与之同游,能熟读古籍。人生完成婚嫁,愿望何时满足。若肯割让半山,便可筑茅屋隐居。

注释

  • 道重物自轻:指道德重要,物质自然轻视。
  • 心清内无欲:内心清净,无欲无求。
  • 未定胸中见:心中未定之事。
  • 冠盖上青云:比喻官位高。
  • 著鞭竞驰逐:争相追逐官位。
  • 南山有德人:指隐居的高人。
  • 一笑遗宠辱:一笑之间忘却宠辱。
  • 岿然殿诸老:坚定如殿堂中的长者。
  • 一出上禁林:指出仕。
  • 再出拥牙纛:再次出仕则拥护大旗。
  • 本无圭组累:原本无官职束缚。
  • 归去便野服:归隐便穿野服。
  • 譬如山中云:比喻隐居生活。
  • 未雨出岩岫:未雨时从岩岫出现。
  • 已雨反幽谷:下雨后返回幽谷。
  • 明月共樽罍:明月与酒杯相伴。
  • 清风满松竹:清风满布松竹。
  • 韦编能熟读:能熟读古籍。
  • 人生了婚嫁:人生完成婚嫁。
  • 傥肯割半山:若肯割让半山。
  • 诛茅从卜筑:筑茅屋隐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8),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送别李侍郎归衡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李侍郎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侍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价值观念,即道德重于物质,内心清净无欲。后文通过对李侍郎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价值观念。诗中的意象如“南山有德人”、“明月共樽罍”、“清风满松竹”等,都充满了隐逸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重物自轻: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物质自然轻视。
  2. 心清内无欲:内心清净,无欲无求。
  3. 未定胸中见:心中未定之事。
  4. 难行天下独:难以独自行走天下。
  5. 冠盖上青云:比喻官位高。
  6. 著鞭竞驰逐:争相追逐官位。
  7. 南山有德人:指隐居的高人。
  8. 一笑遗宠辱:一笑之间忘却宠辱。
  9. 岿然殿诸老:坚定如殿堂中的长者。
  10. 足以镇浮俗:足以镇压浮俗。
  11. 一出上禁林:指出仕。
  12. 再出拥牙纛:再次出仕则拥护大旗。
  13. 本无圭组累:原本无官职束缚。
  14. 归去便野服:归隐便穿野服。
  15. 譬如山中云:比喻隐居生活。
  16. 润泽滋草木:滋润草木。
  17. 未雨出岩岫:未雨时从岩岫出现。
  18. 已雨反幽谷:下雨后返回幽谷。
  19. 明月共樽罍:明月与酒杯相伴。
  20. 清风满松竹:清风满布松竹。
  21. 问谁从之游:问谁能与之同游。
  22. 韦编能熟读:能熟读古籍。
  23. 人生了婚嫁:人生完成婚嫁。
  24. 意愿何时足:愿望何时满足。
  25. 傥肯割半山:若肯割让半山。
  26. 诛茅从卜筑:筑茅屋隐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冠盖上青云”、“譬如山中云”。
  • 拟人:如“一笑遗宠辱”。
  • 对仗:如“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有德人:隐居的高人。
  • 明月共樽罍:明月与酒杯相伴。
  • 清风满松竹:清风满布松竹。
  • 山中云:隐居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重物自轻”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道德重要,物质轻视。
    • B. 道德轻视,物质重要。
    • C. 道德和物质都重要。
    • D. 道德和物质都不重要。
  2. 诗中“南山有德人”指的是什么?

    • A. 隐居的高人。
    • B. 官场中的高人。
    • C. 商人。
    • D. 农民。
  3. 诗中“明月共樽罍”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官场生活。
    • B. 隐居生活。
    • C. 战争生活。
    • D. 商业生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炎《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炎的诗更多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炎诗集》:收录了王炎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王炎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后纪时行 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 游慈云似龄叟 踏莎行·杏苑长春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壬午九日有感 挽孙常州寺簿二首 又次韵二首 次韵上乘寺主僧如岳咏菊 西江月(寿吴景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余 奋臂一呼 田神 嘉石 斗鸡走狗 疑人疑鬼 阳纡 风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洗心自新 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不得台盘 万夫不当之勇 镸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包含党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霁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