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10
与处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坐断青莲七宝池,又携铁锡踏嵌崎。 一千丈雪与心照,二十里云随步飞。 崖壁遍留吟墨迹,樵刍争看袒红衣。 山林湖海本无二,处处风光属指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在雪窦山游玩的情景。诗人坐在青莲的七宝池边,手中握着铁锡,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眼前千丈的雪景映照着心灵,二十里的云雾伴随着他们的步伐飞舞。山崖壁面留下了他们吟咏的墨迹,樵夫和柴草贩子争相观看他们的红衣。山林、湖泊和海洋本没有区别,处处的风光都在他们的指挥之下。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其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游历的感受,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雪窦山时,可能受到自然景色和友人的启发,体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及其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坐断青莲七宝池”便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青莲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铁锡踏嵌崎”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经历的艰辛,这种艰辛与美景之间的反差,突显了自然的壮丽与旅途的考验。
“一千丈雪与心照”更是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雪的洁白映照出诗人内心的纯净。而“二十里云随步飞”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云彩也在陪伴着他们的旅程。接下来的描绘不仅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结合起来,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强调了山林湖海的统一性,风光的美丽在于人的感受与体验。这首诗不仅是对游历的记录,更是对自然的礼赞与哲理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游历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青莲”象征什么?
A. 高洁
B. 贫穷
C. 哀伤
诗人手中所持的物品是什么?
A. 书
B. 铁锡
C. 钟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有哪几种?
A. 山、河、湖
B. 山、林、海
C. 林、河、草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