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1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6:10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
作者: 熊禾 〔宋代〕
胡为此不采,却采泮水芹。
圣人望鲁念,彼黍车辚辚。
余泽孟孙氏,管商何足论。
新畲有陈根,犹是丰芑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个名叫赵菊的朋友的思念与感慨。诗人提到,有人为什么不去采摘美好的东西,却去采集泮水旁的芹菜(意指不务正业)。古代圣人常常关心鲁国的事务,然而如今的车水马龙却是那无尽的谷物运送。孟孙氏的余泽已经不再值得一提,管商的事情又有什么重要呢?新开垦的田地里虽有陈根,但依然是丰饶的春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熊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和生活感悟为题材,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古代圣人和当下社会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繁华的惋惜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批判。开头两句“胡为此不采,却采泮水芹”用对比手法,强调人们对平凡事物的追求,暗示了对高尚理想的遗忘。接下来的“圣人望鲁念,彼黍车辚辚”则引入历史的视角,表达对古代贤者关心国家的感叹,同时又对繁忙的谷物运输感到无奈,反映出对物质追求的无尽焦虑。
整首诗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透过对比和意象的交织,形成了深邃的哲理思考。最后“新畲有陈根,犹是丰芑春”一联,既是对新生活的期待,又暗含对过去的依恋,使得整首诗在感情上达到高潮,展现出诗人虽感叹现实,但仍保有对未来的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人心惶惶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泮水芹”象征什么?
“圣人望鲁念”中提到的“圣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熊禾的诗在感情表达上更加细腻,反映个人的心理状态,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责任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