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31:01
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
我爱泓澄好,人嫌泽润悭。
暗空呜滴滴,高壁泻潺潺。
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秘的山中泉水,水质清澈而美好,被云雾环绕的深山所保护。我爱这清澈的水,但却有人认为这样的水太过丰润,而心存嫉妒。暗淡的天空中,水滴声不断,悬崖上水流潺潺倾泻而下。但随着我渐渐靠近,尘土和污泥侵染了这清流,不知何时才能再回到那片洁净的水域。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与许多古代山水诗相似,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纯净环境的渴望。
熊禾,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淡雅,常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蒙泉》写于作者游历山水之际,或为表达对清流的向往,亦或是对尘世污浊的感慨,反映了其内心对自然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蒙泉》以清澈的泉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通过对山中泉水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美。开头两句对天池与深山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水的清凉与山的幽静。第三、四句则转而描绘环境的变化,诗人从对自然的热爱转向对人世的沉痛感触,尤其是“渐近尘泥涴”一句,体现了环境的污染与内心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形成了清新与污浊的强烈反差,突显出诗人对理想中清澈自然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诗人用清水象征纯净的理想世界,而尘泥则象征着人间的繁杂与污垢,最终发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这样的情感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通过描绘山泉的美丽与对比尘泥的污浊,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繁杂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