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9:11
冀亳与歧山,一际五百年。
洙泗岂无集,未遇时运偏。
世降道愈悠,击壤呼尧天。
冀亳与歧山相隔五百年。
洙泗河流岂没有聚集的机会,只是未遇上好的时运而已。
大千世界,正道愈加悠远,呼唤尧天的美好时光。
作者介绍:熊禾,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及人文精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七夕之际,正值夏季雨季,表达了在雨中访友的情怀,同时反映了对历史与理想社会的思考。
《七夕遇雨访石堂先生》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冀亳与歧山,暗示了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洙泗河的提及则象征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虽然诗人感叹“未遇时运偏”,但其内心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依然强烈。
“世降道愈悠”一句,既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焦虑,诗人似乎在对比历史与现实的落差,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后一句“击壤呼尧天”,则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尽管面临困境,仍然希望能重现尧舜之治的美好时光,展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冀亳与歧山象征什么?
“世降道愈悠”表达了什么情感?
“击壤呼尧天”寓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熊禾与杜甫在诗中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有相似之处,但熊禾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