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50:42
古松古松生古道,
枝不生叶皮生草。
行人不见树栽时,
树见行人几回老。
这棵古老的松树生长在古老的小路旁,
它的枝干没有新叶,树皮上却长满了草。
路过的行人已经看不到树栽种的样子,
而树却目送行人,几度白头苍苍。
释仲皎,宋代诗人,精于诗歌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常以简练的笔触表现深邃的哲理。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诗人或许在静林寺中游览,感受到古松的沧桑与岁月的流逝,借古松抒发对生命、时间的思考和感慨。
《静林寺古松》以静谧的自然环境为背景,通过对古松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诗中“古松”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象,更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无数行人的过往和岁月的痕迹。诗人通过对松树的细致观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松树“枝不生叶”的描写,象征着生命的衰退与消逝,而“皮生草”则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轮回与变迁。行人“几回老”,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生命脆弱的思考,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生命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中的“古松”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历史与岁月
C. 生命的脆弱
D. 自然风光
诗中“行人不见树栽时”表达了什么?
A. 行人对古松的喜爱
B. 时间的不可逆转
C. 树木的繁茂
D. 行人的无知
诗人通过古松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哀伤和思考
C. 愤怒
D. 忧郁
答案: 1-B, 2-B, 3-B
《静林寺古松》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人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