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9:24
原文展示:
夕阳 杨亿 〔宋代〕 夕籁起汀葭,秋空送目赊。 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 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 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秋风从芦苇丛中吹起,秋天的天空让人目光远眺。 绿色的草地平坦,鸟儿飞过,红色的树木远远地与晚霞相连。 水面宽阔,归舟迷失方向,清风中传来远处笳声的低沉。 高楼尚未完全降下帷幕,天边斜挂着如玉钩般的月亮。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1007-1048),字子安,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秋景,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杨亿晚年,当时他可能身处高位,但内心对自然和远方仍有向往,通过描绘夕阳下的秋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夕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景色。诗中“夕籁起汀葭”一句,以风声和芦苇的摇曳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随后的“绿芜平度鸟,红树远连霞”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丰富和深远。后两句“水阔迷归棹,风清咽迥笳”则通过声音的引入,增加了诗的层次感和动感。最后“高楼未成下,天际玉钩斜”以月亮作为结尾,既是对景色的收束,也是对时间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夕阳下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对远方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夕籁起汀葭”中的“夕籁”指的是什么? A. 傍晚的风声 B. 傍晚的鸟鸣 C. 傍晚的流水声 D. 傍晚的笳声
诗中“红树远连霞”中的“红树”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朵 B. 红色的果实 C. 秋天的红叶树 D. 红色的建筑物
诗中“天际玉钩斜”中的“玉钩”指的是什么? A. 玉制的钩子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