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4:24
施绍莘的《谒金门·春欲去》
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
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
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
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
春天就要离去了,如同梦中一庭空荡荡的柳絮。
墙里秋千上的人们欢声笑语,花瓣在风中纷飞,场面显得杂乱无章。
无奈之下,无法让春天停留,唯有那断肠的诗句来表达我的忧伤。
万千的愁苦都寄托在那斜阳下的远树之上。
作者介绍:施绍莘,明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离去的惆怅与无奈,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谒金门·春欲去》是施绍莘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一种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篇“春欲去,如梦一庭空絮”,便以梦幻般的意象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空灵的氛围。接下来的“墙里秋千人笑语,花飞撩乱处”,描绘了春日的欢愉,既展现了生机勃勃的场景,又为后面的伤感情绪埋下伏笔。
“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一联,诗人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无奈和悲痛,诗句成为他情感的寄托。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加动人,既有春天的美好,又有离去的惆怅。最后一句“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则通过斜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眷恋与思念。
整体来看,诗歌在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上都极具层次感,展现了施绍莘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即将离去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的敏感与细腻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欲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
B. 对春天离去的惆怅
C. 对夏天的向往
D. 对秋天的喜爱
“墙里秋千人笑语”中“墙里”指的是哪里?
A. 墙外
B. 花园
C. 院内
D. 城市
诗中提到的“断肠诗句”指代什么?
A. 欢乐的诗句
B. 伤心的诗句
C. 描写春天的诗句
D. 描写夏天的诗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