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如梦令》

时间: 2025-04-29 23:48:03

诗句

日约楼阴初整,风暖烟消人静。

早起未梳头,闲扫小园芳径。

清净,清净,只剩数枝花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8:03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施绍莘 〔明代〕
日约楼阴初整,风暖烟消人静。早起未梳头,闲扫小园芳径。清净,清净,只剩数枝花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清晨,阳光透过楼阁的阴影洒下,温暖的风轻轻吹拂,烟雾逐渐消散,周围显得格外安静。作者早早起床,尚未梳理头发,悠闲地在小园的芳香小径上打扫。这里一片清净,只余下几枝花的影子。

注释:

  • 日约:阳光照射,形容阳光渐明。
  • 楼阴初整:楼阁的阴影开始消散,阳光渐渐照明。
  • 风暖烟消:温暖的风吹拂,烟雾散去,空气清新。
  • 闲扫:悠闲地扫除,表现出轻松的心态。
  • 小园芳径:小花园中芬芳的小路,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 清净:安静、清新,表达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楼阴”、“芳径”等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象征着优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在清晨的描绘中,传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施绍莘是明代的一位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明代,那时社会动荡不安,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歌鉴赏:

《如梦令》展现了一幅清晨宁静的画面,诗人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词中的意象如“日约”、“风暖烟消”等,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早起未梳头的状态,显示了自然生活的随意与从容,扫小园芳径的动作则传达出一种闲适和对生活的享受。全诗以“清净”二字为结,反复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环境的和谐,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境界。整体上,词作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日约楼阴初整:描述清晨阳光透过楼阁的阴影,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风暖烟消人静: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晨雾,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 早起未梳头:表现出一种随性和自然的生活态度。
    • 闲扫小园芳径:通过打扫小园,体现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享受。
    • 清净,清净:反复强调内心的宁静,令人沉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约”与“风暖”形成和谐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环境赋予情感,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词以清晨的宁静为主线,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日约:象征新的开始,光明的希望。
    • 楼阴:代表生活的环境和安静的空间。
    • 芳径:象征着美好、愉悦的生活细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约楼阴”描述了什么? A. 夕阳西下
    B. 清晨阳光
    C. 正午烈日

  2. 词中提到的“清净”在诗中重复了几次? A. 一次
    B. 两次
    C. 三次

  3. 作者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忙碌和紧张
    B. 悠闲和随性
    C. 忧虑和重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煜
  • 《如梦令》李清照

诗词对比: 施绍莘的《如梦令》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风格上都有对宁静生活的描绘,但李清照的词多了一些对爱情的感怀和细腻的情感,而施绍莘更偏向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 初至崖口 雨从箕山来 浣纱篇赠陆上人 相和歌辞。江南曲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 题张老松树 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过函谷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三翻四复 一齐天下 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均衡 食不充肠 庙碑 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著手成春 鬲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六亲不和 数参 适百里者宿舂粮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