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0:42
作者:江淑则 〔清代〕
类型:古诗词
灞岸骊歌初送别,
眉晕翠痕轻碧。
丰神袅娜,剧怜飘逸,
瞥眼疏疏密密。
疑是垂云环列。
欲攀枝,离愁难说。
三起三眠时节。
万千丝香郊芳陌。
鹧鸪唤雨,鸧鹒啼日,
画出清明寒食。
镇销魂数声长笛。
在灞岸边,刚送别的骊歌声中,
淡淡的眉影和轻盈的翠色交织。
她的丰神和婀娜,令人愈发怜惜,
一瞥之间,稀疏与密集交错。
仿佛是飘浮的云彩环绕。
我想攀折那柳枝,
却难以言说离愁。
正是三起三眠的时节,
万千丝丝的芳香弥漫在郊外小路上。
鹧鸪在呼唤着雨,鸧鹒在啼叫着日,
描绘出清明和寒食的气氛。
几声悠长的笛声,令人神伤。
作者介绍:江淑则,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语言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常带有淡淡的愁绪。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正值柳树吐新芽、万物复苏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柳,表达对离别的伤感与对春天的眷恋。
《柳初新 春柳》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柳景,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愁苦的氛围。开篇以送别的骊歌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别情绪的场景中。柳树在春天的复苏中,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离愁的深切感受。
诗中的意象切换流畅,从描绘柳枝的柔美到对离愁的细腻刻画,再到描绘清明寒食时节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离别的伤感。尤其是在“欲攀枝,离愁难说”一句中,诗人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内心的苦闷融合在一起,展示了春天的双重性:既是希望的象征,也是愁苦的源泉。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通过春柳的形象,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对流逝时光与人事无常的感慨。诗人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深厚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既具观赏性又充满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柳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别的哀愁,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诗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气有哪些?
A. 春分 B. 清明 C. 立夏 D. 寒食
答案:B, D
诗中“丰神袅娜”形容的是谁的特征?
A. 柳树 B. 诗人 C. 女子 D. 山川
答案:C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物表达离愁?
A. 花 B. 柳 C. 雨 D. 山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