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3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7:54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一曲哀伤的筝声在湘江流淌,声声都描绘了湘江的碧波。
纤细的手指在十三弦上轻轻拨动,将内心的幽怨细细传递。
在席间,秋水缓缓流淌,玉柱似的飞雁斜飞而过。
弹琴至断肠之时,春山如黛的眉峰也低垂下来。
作者介绍:晏几道(约987年-1051年),字叔原,号惭愧,宋代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词人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取向。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湘江美景的感慨与个人内心的愁苦。开篇即用“哀筝”点明了音乐的悲伤基调,紧接着的“声声写尽湘波绿”则将音声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仿佛让人听见清波荡漾。
接下来的“纤指十三弦”形象地描绘了演奏者的纤细手指,传达出细腻的情感,进一步突显音乐的优美与忧伤。此时,音乐不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更是连接内心与外界的重要纽带。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仿佛在宴席间,秋水缓缓流淌,飞雁横空而过,却又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惆怅。最后一句“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断肠”二字,直接表达出内心的痛苦,而“春山眉黛低”则形象地展现出愁苦的情景,仿佛春山也因悲伤而低垂。
整首词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深刻地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晏几道词作的艺术魅力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个人深切的忧伤与情感的复杂性,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逝去情感的哀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晏几道
D. 苏轼
“哀筝”在词中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纤指十三弦”中“纤指”指的是:
A. 手指粗壮
B. 手指细腻
C. 手指长
D. 手指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晏几道的《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女性内心的柔情与忧伤,但晏几道更多地结合了自然景色与音乐,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词人对情感的独特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