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13
子夜吴歌四首 其一
作者: 徐庸 〔明代〕
曲词歌子夜,歌内有商音。
蛩响月当户,鸟鸣风满林。
征衣未曾寄,边塞又秋深。
这首诗描绘了在子夜时分,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似乎夹杂着商音。夜晚的蟋蟀在窗前鸣叫,鸟儿在风中歌唱,树木摇曳。征战的衣物还未寄去,边塞的秋天已经深沉。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与士兵的思乡情感,展现了古代士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战争的思考。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十分常见。
徐庸,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时期,表现了士兵在外征战时的孤独与思乡情怀。诗人在子夜时分,通过音乐与自然的声音描写,传达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子夜吴歌四首 其一》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乡愁与孤独感。开头两句“曲词歌子夜,歌内有商音”,将读者带入一个音乐环绕的夜晚,夜晚的宁静中夹杂着悠扬的商音,仿佛诉说着对故乡的无尽思念。接下来的“蛩响月当户,鸟鸣风满林”,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描写,增强了夜晚的氛围,蟋蟀的鸣叫与风中的鸟鸣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夜景。
“征衣未曾寄,边塞又秋深”,则是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深秋的边塞,征战的衣物尚未寄回,传达出士兵的无奈与思乡情。诗的整体节奏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士兵在外征战时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思乡与孤独,描绘了士兵在外征战时的情感状态,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音乐意象,表现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蛩”指的是:
A. 笙音
B. 蟋蟀
C. 画眉鸟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边塞又__”,表示秋天的深沉。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商音”是指一种现代音乐。
A. 对
B. 错
《静夜思》中同样表现了思乡情怀,但通过月光与床前的影子,更加内省;而《子夜吴歌》则通过自然的声音与夜晚景象,表现了士兵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两者各有特色,但都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