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23:33
子夜歌 其二
白露收荷叶,清明种藕枝。君行方岁暮,那有见莲时。
这首诗描述了白露时节,荷叶已经收拢,清明时节已过,水中种植的藕枝也开始生长。诗人感慨,正值岁末,你远行在外,何时再能见到莲花的盛景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何,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不详,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为题材,常以细腻的笔触描摹生活,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末时分,作者可能正处于思念故人或往昔的情境中,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映人的离别与期盼。
这首《子夜歌 其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白露收荷叶”引入,描绘出自然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荷叶的收拢暗示着生机的消逝。接着“清明种藕枝”,则将时间推回至春天,展现出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然而,随着“君行方岁暮”的出现,诗人转而感到一种惆怅,岁末的到来让人感受到分离的无奈。最后一句“那有见莲时”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诗歌的情感在平静中流露出深刻的思考,既有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又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感悟,值得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露”指的是哪一个节气?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A. 荷叶
B. 藕枝
C. 莲花
D. 以上皆是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