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1:46
忆少年 陈叔通先生枉过旅邸,拈此小曲为谢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少年风度,少年思想,少年踪迹。
五洲待行遍,看霜髯飘拂。
簌簌青袍惊座客。
慰骚魂更钦肠热。
宗邦盛文运,仗高歌扶植。
这首诗表达了对少年时代风度、思想和经历的怀念。诗人希望周游五洲,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感慨岁月流逝。身着青袍的人让座中的客人惊讶,抚慰了那些忧伤的灵魂,更加激励了诗人的热情。诗中提到国家文运昌盛,仗赖高歌相助,表达了对文化繁荣的期待与祝愿。
作者介绍:龙榆生,近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多涉及个人的情感、历史和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朋友陈叔通的感谢,借以怀念少年时光与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从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对少年时代的怀念与对文化繁荣的期待。开头的“少年风度,少年思想,少年踪迹”不仅反映了个人成长的轨迹,也唤醒了读者对自身青春的回忆。五洲游历的愿望代表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而“霜髯飘拂”则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中提到的“青袍惊座客”表现出文人风范,似乎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文化的传承。最后两句提到国家的文运与高歌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与责任感,整个诗歌在怀旧中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传达出对文化传承的热爱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青春的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少年”一词出现了多少次?
“霜髯”在诗中象征什么?
“青袍惊座客”中的“青袍”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中对青春的不同态度与对文化的不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