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0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6:26
近来阴府心寒凛。
对判官详审。
高呼鬼使急拿拿,不凌迟,更待甚。
镬汤浴过铁床寝。
铜汗频频饮。
高声祷告且饶些,后番儿,不敢恁。
最近阴间的气氛让我感到寒冷。
我在判官面前详细接受审问。
我高声呼叫鬼使,快来抓我,不要给我施加酷刑,等什么呢!
我已经在沸水中洗过,睡在铁床上。
额头上淌出的汗水频频流下。
我高声祷告,希望能宽恕我这次,下次可不敢再这样了。
此诗描绘的是阴司审判的情景,反映了作者对死亡及后世的思考。判官和鬼使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常出现,象征着对死后审判的恐惧和无奈,体现了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深刻关注。
王哲,元代诗人,具体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常以讽刺和夸张手法表现主题。
《折丹桂》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可能因社会的压迫和对生死的思考而写下此诗,表达对阴司审判的恐惧与无奈。
《折丹桂》是一首通过阴间审判场景表达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的诗作。诗中使用了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主角在阴司面前的恐惧与无助。开篇“近来阴府心寒凛”,便将读者引入一个阴森恐怖的氛围,传达出一种不安的情绪。接着,诗人用“对判官详审”展现了被审判的紧张状态,展现出一种无处可逃的绝望感。
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高呼“鬼使急拿拿”,流露出对鬼使的强烈请求,表现出他对酷刑的恐惧,渴望能得到宽恕。通过“镬汤浴过铁床寝”的描写,诗人将酷刑的可怕形象生动呈现,令人不寒而栗。最后一句“高声祷告且饶些”,更是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恐惧。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阴司审判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生死、道德和审判的普遍思考,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死和审判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人们在面对死亡和阴司审判时的恐惧与无奈,同时也体现出对未来的悔悟和渴望。
诗中“阴府”指的是哪里?
A. 人间
B. 阴间
C. 天上
“高声祷告且饶些”中的“饶”是什么意思?
A. 赐予
B. 宽恕
C. 施舍
诗中描绘的酷刑是什么?
A. 铁床
B. 镬汤
C. 鬼使
在王哲的《折丹桂》中,审判的恐惧与生死的思考成为诗的核心;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哲思。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充分展现了对生命与死亡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