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47
万里来朝京国,留不去凤城东。
听取朝朝经咒海波风。
二百年来潜邸,常见尔故时宫。
犹忆春前傩后鬼般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来自远方的朝圣者前来京城,无法忘怀故乡的情感。诗中提到,朝朝暮暮听着经咒的海风声,回忆起过去在宫殿生活的情景,尤其是春天前后那种鬼神般的雄壮气势。
作者介绍: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古典诗词中颇具特色,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宗教信仰生活的体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首《沙塞子》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外乡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的“万里来朝京国”既展示了朝圣者的决心,也暗示了他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巧妙地通过“留不去凤城东”来表达对故乡的依恋,强调了心灵的归属感。接着,诗中提到的“听取朝朝经咒海波风”,将宗教信仰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信仰的坚定。随后“二百年来潜邸”则引发了对历史的回顾,表现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反思,突显了时间的流逝给人带来的感慨。最后一句提到“犹忆春前傩后鬼般雄”,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生动的氛围,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宗教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凤城”指代的是?
“二百年来潜邸”中的“潜邸”是指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姚华的《沙塞子》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姚华的诗更加强调对宗教信仰的思考,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怀念。